第342章 一锤定音 (第1/2页)
李善长着实急了,只能悄悄将目光投向了胡惟庸。 胡惟庸知道躲不过,只能硬着头皮上,既然要做别人的走狗,就要有关键时刻为主人扛事的觉悟。 所幸胡惟庸素有急智,上前一步道: “陛下!此乃预言,万一杀人后仍不下雨,恐怕百姓受累受苦啊!” 说完,胡惟庸做出一副悲怜天下的模样,“噗通”一声就跪下磕头道: “恳请陛下三思!” 他一跪下,太常寺的几个官员也都跟着跪下了,紧接着其余官员也跟风,呼啦啦跪了一片。 人人口中都是高呼道: “恳请陛下三思,为黎明苍生着想!” 这一下,给刘伯温造成的压力极大。 但刘伯温偏偏是个越挫越勇的人,立即上前一步,大声道: “臣精通天象,杀李彬必降雨,臣愿意担保!” 刘伯温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手下的十几个言官也立刻站出来帮腔壮势。 甚至就连新任中书省参知政事——杨宪,都站出来力挺刘伯温。 杨宪之前是校检组织头目,在这个没有锦衣卫的年代,校检组织就是朱元璋派到各地的耳目。 之前杨宪被派去给李文忠当二把手,就有半辅佐半监视的意味。 后来杨宪向朱元璋汇报,说李文忠并无处理地方政务的经验,甚至重用浙江一带亲近张士诚的书生学者。 李文忠因此被老朱撤职,重新回到了军队。 杨宪反而因为精明能干,被朱元璋升到了中书省。 杨宪虽然祖籍山西太原,却从小在江南长大,在别人眼里属于标准的浙江派,跟李善长的淮西集团泾渭分明。 甚至许多人以为他就是刘伯温的党羽,其实不然。 刘伯温并不搞拉帮结派,如果他像李善长这般做派,历史可能就完全不同。 杨宪其实是被迫跟刘伯温走到一起的。 因为杨宪这个人也很有才,而且心高气傲,野心不小。 在校检组织时,他就是老大,说一不二威风凛凛。 可等进了中书省,官职虽然升了,杨宪却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个弟弟。 中书省是李善长的淮西集团一手遮天,在这里事事以李善长为马首是瞻,杨宪一个参知政事,放屁都不带响的。 杨宪处处受排挤,啥都干不成,这让一个能干又想干出一番事业的人,十分难受不满。 但想要对抗淮西集团这种庞然大物,杨宪的实力明显不够看,这个时候,就应验了那句话——“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正是出于这个目的,杨宪决定拉刘伯温一把。 随着他的出列,陆续又有几名官员跟随着附和杨宪。 这下子,刘伯温这边也小有声势了。 两帮人泾渭分明,势同水火,这是大明开国以来,朝堂上纷争最为激烈的一次。 朱元璋也看出味了,脸色开始变得十分凝重,这种情况下刘伯温根本没有退路,一旦退了,就是满盘皆输,连带支持他的人,以后都抬不起头来。 于情于理,朱元璋都很支持刘伯温,毕竟李彬的事情罪大恶极,杀了也能震慑那些跃跃欲试的不法之徒。 现在的关键就是,杀了后到底会不会下雨? 万一不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