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不动如山史从云(二)五千字 (第2/3页)
,双方猛烈碰撞之后,就有如两种颜色的流沙碰撞,瞬间犬牙交错,穿插在一起,搅动翻滚。 初一交战,位于东侧的南唐骑兵肉眼可见的落败,众多骑手在第一轮交锋中被刺落马下,锋头顿时挫败。 双方在大阵中央的空地上陷入混战绞杀。 李继勋想,南唐的骑兵不可能有机会,他们骑兵本来就少,而且带兵的人是史彦超,要说骑战,连契丹人的铁骑尚不是史彦超对手,何况南唐的骑兵呢。 双方绞杀近两刻钟(半小时),南唐原本就不多的骑兵颓势尽显,大将史彦超率精锐亲卫杀穿敌军阵列,从东面兜回来,再次冲向敌军。 南唐军本就不多的骑兵开始溃败,周军骑兵在后面猛追,不敢逃回大阵中,千余唐南骑兵只敢一路向东逃窜,很快越过田埂边的小道,冲入灌溉田地用的水渠,趟渡之后头也不会向东面逃窜。 王溥忍不住叫了一声,“好!史将军神勇!” 但其他人脸色却没那么好,情况并没那么乐观,南唐不以骑兵见长,十二个大阵,骑兵只是其中少部分,而且还有少量骑兵逃回大阵中。 史彦超杀散南唐骑兵后也不敢冲击南唐军大阵,而南唐军开始缓缓向前,准备压缩中间骑兵的空间。 史彦超的骑兵也只能被迫往西面桃花林的位置撤退。 战场再次变成南唐主力和史从云的控鹤军角逐。 南唐大军军阵逐渐靠近,一场全线打仗不可避免...... ........ 史从云紧紧盯着前方,一条横列东西的黑色长线,心中反而平静许多,因为事情到这一步,已经没有多少余地和留给他应对变化的空间了。 他能做的就是按照之前的布置好想法去执行。 当看到南唐军以步兵为主,骑兵不多,没有留预备队,一次全部投入战场时他就有了想法。 作为一名全战游戏玩家玩家,史从云记得一句耳熟能详的秘诀,“遇事不决打斜击”。 因为兴趣,他还专门去研究过这种公元前昙花一现,随后又兴起于一战二战时期的战术。 兴趣使然,史从云仔细研究过这种战术。 原理是利用人的生理特点,右手持握武器,导致将领为发挥战斗力,多数时候右翼布置的都是精锐; 其二则是人一多阵线过长,支援变得困难,中军和左翼都难快速支援右翼。 于是将所有精锐集中一处,出其不意快速打垮对面右翼精锐就是这种战术的精髓。 当自己的兵力无法与对面正面对抗时,这种战术就能最优解之一。 不过其并非万能,在中国古战场上就几乎没有,这是因为这种战术有两个弱点。 其一是预备队。 中国自从春秋战国开始就有不少大军团作战的经验,很多将领都会留有预备队,以随时补充大军阵型薄弱地带。 其二就是机动性。 机动性是这种战术的死敌,如果遇上骑兵多的部队,大规模的骑兵可以快速增援补充到被针对打击的右翼,导致无法迅速击败对面精锐。 所以这种战术,在中国古代鲜有记载,也几乎没人会用,因为面对有预备队,步骑混合的大军团,用这种战术等于送死。 可偏偏今日见到对面南唐大军阵列时,瞬间就想到这种战术。 因为对面南唐的布阵有些......迷惑! 首先不知道对面主将是因为看不起他,还是因为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打大军团会战,数万人阵列,完全不留预备队! 其次就是原本骑兵就少,还每个方阵都将骑兵布阵在前,步兵布置在后,前方布置拒马和利刃铁索,导致后方步兵无法第一时间往前迎敌,如果出现变化只能率先由前方骑兵应对。 这就是史从云让老爹佯装攻击唐军左翼的原因,这样就能把南唐众多大阵最前沿的所有骑兵调出来击溃。 他可不敢让老爹去直接冲南唐的军阵,处处超过二十列的军阵,即便周军的铁骑冲进去也只是死路一条。 老爹能帮他的已经帮了,接下来就要全看他了。 史从云深吸口气,看着远处漫山遍野,逐渐靠近的南唐军,对身边传令兵道:“左翼方阵,前进!” 四处的传令兵带着四方旗,快速打出旗语,他们地处高地,就是为全军都能看到旗帜。 左翼是最精锐的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邵季、王仲、董遵诲、罗彦超都安排在那。 厚厚的大阵甚至达到恐怖的五十排! 从最左翼开始,周军八个方阵,开始依次往前,越往右翼的军阵,滞后百步左右,是为让薄弱的中军和右翼更晚一些接敌。 史从云看着远方越来越接近大阵,努力让自己镇定,做到一动不动。 到了这一步,他心里反而变得通透宁静了...... 他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如今他要做的就是不动如山,让帅旗高高耸立,作为大军的精神支柱。 不一会儿,前方传来喊杀声,绿色的田野上空被黑压压的箭矢覆盖,如大片黑色飞蝗,呼啸着抛洒向对方。 随后喊杀声如炸雷回荡,东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