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念这般品状,不由就让他想起堂兄王羲之。他王卓然自认苛刻,看着这孩子都挺满意,言辞有礼,进退有度,稳重自若。想来自诩有教无类心胸宽广海纳百川的王世玉也不会对他不满意。
“可是尼山书院去年才招了学生。即便要佛念入学,也要到明年了,卓然贤弟不必为我等坏了规矩。”
王卓然打开扇子,掩着唇角笑了笑,“俊义兄可真是客气。怕还是舍不得孩子出远门。也罢。等他明年入学也好,俊义兄可以抽空多多为佛念筹备一二。”
“如此……也好。”
“佛念年幼,尚未取字。如今要求学书院,卓然,不如你来为他取个学名如何?”
“俊义兄……”王卓然颇有感动,为他人子取名取字,若非真正情谊深厚,是不可能的。
足可见,马俊义的确是将他作至交看待。
“如今时局不稳,希望佛念日后,如同桓温老将军一般,是个文成武就,既能妙辩庙堂又可征战沙场之人。文才韬略俱全,可这文韬文略不觉顺耳,就文才!马文才!俊义兄以为如何?”
“文才。嗯,不错!不错。”
“佛念,你以为文才一字如何?”
事已至此,话已出口。
姜晨沉默了下,拱手微拜,已无心表现任何不必要的异议,依旧客气,“谢过王叔叔。”
第175章 梁祝(三)
与姜晨相遇的, 正是谢安。
谢安的船渐渐离开了杭州辖地。他问地有些没头没脑,“琼伯以为,此子如何?”
庾易知道,是他又想起了那个桓氏的后人。
庾氏与桓氏不睦良久, 庾易尽力地没有带着偏见看待,“处变不惊, 礼节俱全。表象谦恭,内藏机锋。虽年幼亦可窥得来日容相。”他顿了一顿, 颇不甘愿的总结道,“乃昆山之玉。”
谢安点了点头, “令本相难免想起桓温。”
提到这个名字, 船舱寂静了瞬,庾易皱着眉头道, “他不姓桓。”
“桓阮过世了。”
“记当初, 桓温尚在世时,我曾前往拜访,见过桓阮一面。那位姑娘……有些怯懦, 桓温对她不甚喜欢。待及笄不久, 匆匆许给当年探花。随之外调了。”
“便是杭州太守马俊义?”
“不错。如今桓氏中落, 桓冲等人皆外调离职, 不入朝堂。桓阮此人, 恐怕早无人想起了。”谢安微微一叹,“当今时局纷乱,北方苻坚狗贼虎视眈眈。自桓温兵败枋头, 士气低迷日久。长此以往……危矣。”
庾易:“丞相不必太过担忧。符氏蛮夷之徒,粗鄙无礼之至,岂能及得我中原人才济济。易听闻,对方待汉人残暴无比。只要联合起来,总有一日会让其——”
谢安失笑,“朝堂风云,可并非简单正之一字可以概全。”庾易说的不错。他们还有许多族人在北方饱受胡人欺凌,只要他们举力反攻,绝无不胜之理。可事实上,朝廷许多士族已习惯了南方安逸,对于北上之事,意志不高。
是他们已经开始主动的放弃了同族,安于现状,而并非仅仅是——仅仅是战争胜败之事啊。
“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