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吞云吐雾的大清朝 (第3/3页)
家,谁也不愿意把自己几代人搜集的藏书送给朝廷。说的好听是借,其实大家都明白,那就是肉包子打狗的事儿。 到了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再次传谕各省督抚,以半年为限,迅速购访遗书,如再有因循搪塞,“惟该督抚是问”。这下各省督抚、学政知道皇帝要动真格的了,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征书运动在各地展开。 马裕家的父辈靠盐致富,不过却不像其他盐商喜欢建别墅、玩瘦马,而是酷爱收集藏书,结交文人。马家的藏书之富为时人称誉,高达1385种。 乾隆早就听说“小玲珑山馆”的大名,于是谕令两淮盐政专责从马家搜访书籍。巡盐御史根据马家藏书账本,前后选书776种,分三批进呈;由于担心遗漏,巡盐御史又私查暗访,确定马家没有另外的私藏,这才罢休。这样一来,马家就成为了全国私人献书最多的一家。几代人劳心散财多年积累的心血,最终落得个一去不回。 乾隆事后为了表扬马家全国第一名的成绩,奖励了《古今图书集成》一部。除此之外,他还额外赏赐了许多自己写的诗——平定伊犁御制诗三十二咏,平定金川御制诗十六咏,并得胜图三十二幅。 什么烂玩意儿!马裕马老爷气的心里直想骂人。 乾隆一辈子可是写了四万多首破诗啊,就这么把马家的几代基业都“明借暗抢”的夺走了。马家的“小玲珑山馆”从此一蹶不振。 不过,沈敬丹要找马家可不是为了书,而是为了卷烟。 清代历史上颇有影响的扬州邗江诗社,就是马裕的父亲和二叔资助成立的。而邗江诗社的这批文人在定期开Party时,除了会饮酒、作诗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抽烟。 比如身为诗社成员,且还是浙西词派领袖的厉鹗,生前就写过一首《天香》,赞美烟草“胜槟榔、为销残饱。” 又如该社团另一位著名人物全祖望,生前居然写过一首《淡巴菰赋》! 如果能通过马家的关系,将卷烟打进邗江诗社,再让诗社文人们写几首词赋赞美,那卷烟的销路定然大开! 转头再说上海,老黄自打把卷烟和俵物都交到铺子里后,就一直忙碌着帮赵新找房的事。 为了帮北海镇的金主找房子,老黄亲自带人去了苏州和江宁,每天除了看房就是看房。当十几天后他从苏州回到上海时,铺子里掌柜来家告诉他,卷烟已经卖出去了两千盒! 大吃一惊的老黄急忙问买家都是谁,他以为是之前买过的几家船商,却没想到掌柜告诉他是上海县的几家青楼。 “青楼?”老黄诧异的问道:“青楼买这许多卷烟干什么?” 掌柜笑眯眯的回道:“东家,现如今青楼女子可都吸烟的。” “啪!”的一下,老黄一巴掌拍在自己的大腿上,说道:“我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 从明末开始,吸烟就成了高级青楼提供高级商业化招待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作为打茶围的一部分,妓馆向客人呈上烟袋杆或是水烟就成为了惯例。 而那些名妓们不仅向客人提供烟草,她们自己因为常常陪客人聊到深夜,为了提神也会吸烟。时下的名妓们经常会受邀出席文人们的聚会,所以陪着一起吸烟那就再正常不过了。 话说美丽的女性跟客人一起享用烟草,其吞云吐雾的姿态令诗人着迷,便有了“玉唇含吐亦嫣然”的诗句。当然,她们抽的还都是烟袋杆或水烟。 别看老黄和沈敬丹在长崎天天和倾城女子厮混,那是因为他们出不去,无事可做;可这两人回到国内却是很少去青楼混的。所以老黄和沈敬丹一开始都没想到青楼这个绝佳的“销售渠道”。 老黄想到这里又问掌柜道:“青楼里现在卖多少钱一盒?” “之前不好卖,东家让我打了八折。都是按这个价钱出的。” “下回再来买,给他们打七折!多出的一折算回扣!” 想到江宁和苏州的青楼比上海更多,老黄当即决定要带一批卷烟,再回苏州!一万只熊猫的乾隆四十八年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