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罗氏变法 (第4/5页)
这并非王文川的本意,而是执行过程中出了问题,但王文川自己也清楚,作为一个变法者,自然是要在一开始就预估到这些问题。 他未能预估,造成了这样的结果,说冤枉确实冤枉,但归根结底,还是不冤枉的。 而反观罗氏新法,在刚刚推出之时,就通过炉边谈话让全国民众竭诚欢迎,之后随着新法的推行,支持率更是一路走高,大部分法案都不折不扣地推行了下去,产生了完全符合原意的效果。 在王文川看来,在这一层面上,罗氏自然远胜于自己。 而在过程上,罗氏变法也值得称道。 王文川变法时,是以相权推动变法,虽然有皇帝的支持,但却并不能让皇帝完全信任,也始终没能争取旧党中的人,只能被迫以新党的这些人去推行变法,久而久之,钻营小人混入新党,整个变法自然也就变质了。 而罗氏变法,虽然近似于君权,但当时异国中也有大量掣肘的势力。从富商巨贾、资本家到其他党派,其中也不乏罗氏的反对者。 但罗氏却能以雷霆手腕发动民众,将这些声音全都弹压下去,完成了实际上的大权独揽,在过程上,自然也是更胜一筹。 从结果上来看,王文川的变法最终失败,而罗氏变法却成了古今中外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变法案例。 王文川自然会认为,自己不如对方。 孟原宽慰道:“荆公不必太过苛责,时移世易,你们所处的时代不同,类似理念的变法,产生的结果也有可能是天壤之别。 “罗氏新政自然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新法成功也不是他一人之功,是顺势而为。 “但其思想的根源,仍旧是以国家手段干预经济民生,调控国家的各个阶层,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而荆公你能在千年前就想到这一点,并提出了类似的方略,这份远见卓识,也足以让人惊叹。 “只是荆公当时确实没有这等条件,在地主官僚主导的经济体制中,在当时落后的科技水平下,这种尝试终究是太过超前了。 “罗氏新法时,有强大的国家机器可以帮他搞清楚全国的经济指标,不论是调控还是借贷,各项数值都一览无遗;而荆公毕竟是千年前,就连确定农户偿还能力、限制官员不得提升青苗贷都做不到。 “从这一点上来说,荆公虽然在手段上略逊一筹,但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与舍我其谁的勇气,却毫不逊色于罗氏。” 王文川脸上露出释然的表情。 显然,孟原的这番话,让他心中很是受用。 虽然在他活着的时候,几乎无人可以理解他,但此时,一名千年以后的后人,给了他一个公正的评价。 而罗氏的案例也证明了,其实王文川的理念并没有错,只是过于超前了,超出了当时的社会实际。 所以他在做的事情,实际上是一个超越了时代、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情可悯,勇气可嘉。 王文川原本或许会对变法中的一些细节耿耿于怀,觉得是否自己再换一种处理方法会更好? 但此时他念头通达了,不再纠结于这些问题。 “那么……后世对罗氏的评价如何?”王文川问道。 孟原稍微顿了顿,感慨道:“在当世,罗氏几乎获得了整个世界的敬佩与认同。 “在国内,罗氏几乎可以说是获得了全民拥戴。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民众选‘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们信仰的神明只能排在第二,罗氏是第一。 “在国外,罗氏也获得了当世所有顶尖领袖、政治家的一致认可,或是警惕,或是羡慕,或者尊敬。” 王文川的表情显得有些神往:“数百年后竟然会有如此伟人,真是令人慨叹…… “不过,你说在当世如此? “那后世,难道情况又有所变化?” 孟原点头:“后世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出,罗氏新法其实是被高估的。因为真正解决大危机的并非他的新法,而是一次席卷全世界的超级大战。 “因为在这次世界大战中,罗氏领导的国家左右逢源,通过售卖军火和物资,像齐桓公在春秋时期一样获得了霸主地位,重新分配了全世界的利益格局,这才让经济全面腾飞,彻底消除了大萧条的影响。 “甚至还有人提出,罗氏新法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认为它只是凑巧在特殊时期采用了一些没用的措施,乘上了经济复苏的东风。 “这些学者认为,当时经济已经在复苏,即便没有罗氏新法,这次繁荣也会到来。而罗氏新法不仅没有加快与促进这种繁荣,反而造成了大量的铺张浪费,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难以为继的行为。 “荆公认为,这些观点如何?” 王文川略一思考之后,微微摇头:“恐怕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之辞。” 孟原问道:“为何?” 王文川笑了笑,解释道:“后世之人,往往以颠覆常理为乐。 “将奸佞夸为迫不得已,又在英雄身上寻找污点,将其光辉形象贬损为‘不过尔尔’。 “我观罗氏戏法时的异国,乃是民智已开的状态。连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