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龙王爷的儿子 (第2/2页)
因为无氧潜水说难也不难,诀窍一点就透。可另一方面,也是知易行难,有的人就是怎么也掌握不了。他们真要是学不会,那也只能说老天爷不赏这碗饭了。就连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不过接下来真正一试才知道,他的这种担心竟全然是没有必要,甚至是可笑的。 因为实际上,“扎猛子”的技巧又绕回了对身体控制和力道的掌握能力上,这可是洪衍武和陈力泉最擅长的地方。 并且别忘了,过去“玉爷”让他们练习的基本功里就有“拿大顶”和“空翻筋斗”。 这俩小子早十二三岁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能靠双手替换支撑着走路了,连翻一百个筋斗也只是小意思。因此对洪衍武和陈力泉来说,凭他们一身的老底子,做到这个动作其实相当容易。 结果,学跤时对“绊子”和招式掌握最快的洪衍武一次就过,直接鱼一样地潜进了海里,抓出来一把海沙。而陈力泉虽然悟性上要差一些,可第三次试验的时候也会了。 就这样,俩人是彻彻底底把“老刀鱼”给惊着了。 他可真没想到,这俩小子就跟活在海里的人一样,似乎生下来就是为了当“海碰子”的,无论常人看来多么难的技术,他们都是一教就会,这实在是他平生仅见。 所以到了这会儿,他的胆子也大起来了。直接就带着洪衍武和陈力泉游到了“星火湾”浅水区的一处礁石处。 也不为别的,主要是这里的水深差不多三庹水(行话,一庹五市尺),还能看见水下的礁石上聚满了“刺锅子”。 要知道,“海碰子”刚学“扎猛子”,就要先学“扎”“刺锅子”。“老刀鱼”把洪衍武和陈力泉带到这儿来,为的就是要看看他们在“扎”“刺锅子”的过程里,有多大的能水。 所谓“刺锅子”其实是“海碰子”自己的叫法。书本上都把它们叫做“海胆”。 虽然这年头卖不了几个钱,但也挺好吃的。把它敲碎了,里面是橘子瓣一样金黄色的肉,又香又鲜。据说这种玩意极有营养,人们传言一个能顶一个鸡蛋。洋鬼子对这种东西尤其馋得发疯,特别是我国辽东半岛的褐红色海胆,全世界也没第二份。 坦白而言,“海碰子”把捞“刺锅子”不怎么当回事,是因为这东西的生长环境水浅,好认,老远就看得着,相对来说捞捕容易。 可也不是完全没有危险的,因为这些一个个懒懒散散地伏在礁石上,长得很像小刺猬的家伙,一点也不可爱。那身上至少一万根可恨的刺,全都会变得异常锋利,把想要捉他们的手掌刺得伤痕累累。 而且它们还有一种神奇的本领,只要是刺尖刺进人的皮肉里,便立即自动断开,把刺尖留在人的皮肤里。 谁要被刺中那可是倒霉透顶,因为刺尖不长时间就融化成水,即使用针也无法再挑出来。这股水带毒性,能叫人又疼又痒,不几天被刺的地方便会鼓出个又大又痛的疙瘩。有许多刚开始学扎猛的“海碰子”,拿“刺锅子”练手,手都会被刺得跟癞蛤蟆皮似的。 所以捞捕这些东西正确的方法,一是必须得带手套,二来得手快。否则只要“刺锅子”感觉你的手要捉它,便会“刷”地吸附在礁石上,让你一下子抓不起来,然后它的刺可就开始乍起来了,多半就会使人受伤。 要说按照原有打算,“老刀鱼”本是想好好先讲述一下这些知识,再把水镜和手套给洪衍武和陈力泉让他们分头下水试试的。 主要目的是想看看他们“扎猛子”运用的情况。可他万没想到,一个意外的情况竟然发生了,洪衍武和陈力泉今天第三次带给他的惊讶,简直不可思议到了让他彻底瞠目结舌说不出一句话的程度。 到底怎么回事呢? 敢情洪衍武在海鲜类里最喜欢吃的一口,就是“海胆”。今天的水又特别清,当他一发现,海下的礁石上有宛如大碗口的“刺锅子”,当场控制不住地就兴奋了。他根本没容“老刀鱼”说话,一招呼陈力泉,俩人“一猛子”就扎海里去了。 而“老刀鱼”担心他们挨扎受伤的念头才刚一动,这俩人就重回到了海面上,而且一人手里拿着几只“刺锅子”。 那可是赤手空拳啊,他们不但没一点痛苦之色,反而还相当地兴奋,就跟手里抓的是几只毛茸茸的小鸡雏儿似的。 “老刀鱼”这还能不晕头转向吗? 他可不知道洪衍武是练过“排打功”的,更不知道陈力泉还会“分筋挫骨手”,他只觉得俩人身上处处透着难以理解的蹊跷。 甚至心里还“腾”地冒出了一个极其不靠谱的想法。 这俩小子,不会是龙王爷的亲儿子吧?镶黄旗的重返1977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