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缝子 (第1/2页)
有关《军港之夜》的争论确实很轰动,老百姓们往往会把这件事拿来和《大众电影》“灰姑娘与王子接吻”事件相提并论。 但如果仅仅用文艺界的点风波来概括1979年京城的夏天,却是完全不可能的。 因为这两件事只能反应出京城百姓娱乐生活的一个方面罢了,实在太过片面。 像接下来发生的两件事,如人民大会堂正式对外开放,开始接待公众群众参观。或是斯里兰卡总理拉纳辛格?普雷马达萨代表斯里兰卡儿童向共和国儿童赠送小象“阿拉丽雅,其实也具备相似的轰动效应。 如果要再扩散到京城百姓全部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来看,那可圈可点的东西可就更多了。 不过要东一棒子西一榔头那么介绍可就太凌乱无序了。归本溯源,咱们还得把焦点聚集在最根本的地方。 那其实就是一个字儿——人。 必须得说,1979年的京城夏季,实在太过火热。但这种高温绝不仅仅是季节变化引起的,更主要的是来自于人。 实际上这一年,可能京城人感触最深的,记得最牢的就一个印象,人多! 因为别看这一年的京城街头仍旧没有什么汽车,连骑自行车的人都不多。可是就是在这一年,似乎一夜之间,京城一下子多了许多年轻人。 他们就是1979年从各地农村和生产建设兵团陆续返城的知识青年! 作家梁晓声把知识青年返城称作“飓风”。他在小说《今夜有暴风雪》中描写“短短几周,返城大潮已经如钱塘江大潮,势不可挡。这一年,返城的知识青年有四十万,加上刚刚中学毕业,已经不需要去农村插队的青年学生,这些游荡在城市里没有工作的年轻人,被统称为‘待业青年’。” 所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凭空多出来的人,才会导致京城的生态环境大为改观。 甚至由此引发的许多新兴事物的出现和不少旧有事务的改变,都堪称具有划时代里程碑似的意义。 首先说,人多了那就得吃、得喝。还得找事做。 光靠京城百姓的“购物本”,明显已经不能承担下这多出来的四十万张嘴。而面对京城里突然产生的四十万没有工作的青年,再多的机关工作也都是无计可施的。 于是乎完全的公有制经济终于开始打破桎梏,裂开了一道大缝子。 6月30日,在“京城市革委会”发出《关于加强集市贸易管理的意见》,指出根据中央“广开就业门路”、“多办集体所有制的服务网点”的精神,要求积极组织待业人员发展各种集体经济之后,还没出一个月。京郊农村集市便已经有了52处、城市农副产品市场建立13处。 京城人买农副产品一下有了额外的去处,方便了不少还是次要的,关键能买到指标之外的东西。 于是通过农贸市场的交易,京郊没在计划内的农副产品大大缓解了京城人口猛然增长的生活需求。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于同时大为增加,可以说他们的日子迎来了最有希望,也是最好的时候。 就像现在,龙口村家家户户都养了不少的鸡,有的人甚至开始效仿兆庆和安家哥儿俩往城里倒腾鸡蛋。 至于洪衍武,他已经完全不用再帮龙口村代卖鸡蛋了。 既然有了合法的去处,安家哥儿俩每次来给他送完需要的鸡蛋,其他的全可以用“龙口村生产大队”的名义,直接销给“农贸市场”的收购部门,连自己去市场摆摊都不用。每个最好挣两分,明码实价,方便的很。 而且在洪衍武的建议下,兆庆和安家哥儿俩也一改小打小闹的局面,转变为专业的“倒蛋部队”。 具体分工还是兆庆负责收,安太阳和安月亮送进城去售卖。 但区别是兆庆已经把收购规模扩大到附近四五个村落。而且洪衍武还送给安太阳和安月亮两辆旧自行车作为运输工具。这两条让他们每个月至少可以往京城跑个五六趟。 更绝的是兆庆还发挥聪明才智,对两辆自行车又进行了一番精心改造。 他先把两辆自行车弄到房山县城里的小工厂做了加固处理。不但加了根大梁,还在两辆自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