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生莲_第142章 四面汉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2章 四面汉歌 (第3/4页)

素服率其太子、群臣两千余人开城投降,而赵光义忽视了对周围关隘的把守,任由辽国援军进退,终于在高梁河一战中计大败。

    前车之鉴,宋军卷土重来岂会再蹈覆辙,杨浩一到幽州城下,对幽州围而不打,首先一件事,就是清理外围州县,占据几处战略要地,以少量兵力,凭借险关绝隘,阻援军于外,根本不让他们靠近幽州城下,幽州守军连援军的一点影子也看不到,这对他们坚守的信心打击之重可想而知。

    随即,刘廷让和童羽押运攻城器械赶到,再加上军中工匠已经赶制出来的一部分器具,已经足以发动攻城战,杨浩这才正式开始对幽州用兵。

    此时,寒冬降临,朔风呼啸,大雪纷飞,一片苍茫。

    由于瀛、莫、涿三州已落入宋军手中,又大量启用雪撬冰撬运输,粮草供给不成问题,严寒的天气虽然难耐,但是宋军主力是由河南兵、河北兵及河西兵组成,也能耐得寒冷,而且宋军曰夜攻城,城中守军只能时刻坚守在城头上,并不比宋军舒服,彼此都很艰苦,倒还耐得住。

    新年,宋国国君杨浩是在前敌大营中度过的,围城两月有余,过了“放偷节”,杨浩便开始分兵攻打顺州(今燕京顺义)和檀州(燕京密云)、蓟州(河北蓟县),步卒攻城,骑兵截袭援军,历时一月有余,顺州、檀州和蓟州相继易手,落入宋国手中,至此,分布在太行山东西两侧的燕云十六州中,地势最为险要最具战略价值的东七州,已有六州落入杨浩手中,杨浩卡住太行山口,幽州城已成一座孤城。

    “西路军已攻至蔚州,耶律斜轸集结宫卫军、族帐军、皮室军、京州兵、属[***]全面反扑,曹将军遵官家嘱咐,已收敛攻势,不过北朝南院兵马已尽数被吸引力在雁门关外,是无力东援幽州的。”

    “太行八径通往东线的几处重要关隘,已掌握在我们手中,如今辽军唯一的外援,唯有来自北路,眼下的战局对我方有利。不过,当年李世民可以兵困洛阳达一年之久,而我们……不能这么做。”

    潘美苦笑道:“赵相和卢相来信中希望官家能尽快结束北疆战事,实是出于各个方面的考虑。李世民时候,天下无主,诸侯林立,李世民所据者关中,又有李渊坐镇后方,隋时所遗米粮数量巨大,仓府盈满,直至贞观末年都用不完。

    而我们现在还不成,偌大的宋国上千万的子民,国事繁杂,底子较之隋末还要差的很远。陇右新附,需要潜心经营;巴蜀义帜数年,政经糜烂,还需恢复元气;朝中地方各处官吏,需要政局稳定的情况下才好对吏治进行梳理。可以说,现在看似江山稳定,但是许多的问题,都只是因为这一场大战而暂时得到了压制,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一旦有一处出了问题,所有的隐患都会爆发。”

    杨浩缓缓点头,赵普和卢多逊的意见,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二人的意见,那是两个杰出的宰相综合分析了整个天下的情况,兼收并蓄了很多方面的意见才得出的结论。这场北伐如果胜利了,这许多需要长时间、耗费大量精力才能解决的问题,都可以因为军事上的重大胜利而顺利解决,一旦出现差迟,那么就会急剧加强这些矛盾,等到这些矛盾自然爆发的时候,一切便已不可收拾了。

    眼下,他的战略目标马上就要达到了,对幽州的进攻目前还没有任何进展,幽州是辽国南京,又是在汉人区,是农耕地区,幽州的存粮用上三年也没有问题,而且这里是辽国的地盘,民心所向乃在辽国,不要说普通辽国汉人对宋军并无好感,就是中原的普通百姓,同样对北伐毫无兴趣。

    现在还好些,战争如果变成长期作战,消耗大量的财力、物力和军力,大量的死伤将士,而见不到马上见效的实际利益时,国内的百姓们负担越来越重,亲人越死越多,他们首先就会厌战、反战,从而一层层带动整个社会各个阶层对战争进行消极抵抗。

    什么王师北定中原曰,什么北国汉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翘首企盼王师解救,亲历这个时代,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一切,使得杨浩早已了解了百姓们真正的心声:普通百姓们不在乎你的十全武功,不在乎你的江山一统,不在乎你的疆域扩张,他们想要的,仅仅是平安的生活、富足的生活,这才是他们心目中最好的皇帝,才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