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铜城之战 (第1/2页)
和远征东湾岛不同,这一次对郑国的战争,唐陌的部队都囤积在东湾岛,所以他们被送到前线参战的速度也变得更快。 提前在郑国的部署,偷偷囤积的物资,当地人自愿充当向导,以及四通八达的道路,都让唐军的推进更方便迅速。 通过东湾港与临水港之间的航线,泰格轻而易举的就将自己第1摩托化步兵师与第1步兵师运送过了海峡,随后更多的部队也完成了转运。 算上海军陆战队第1师,还有陆军第4步兵师,泰格在基本没有爆发战斗的情况下,就已经把4个师送上了郑国的海岸线。 这些部队的战斗力可不是那些普通部队能够比拟的,这些主力部队基本上都是接近2万人的整编师,一个师装备的火炮数量,可能比过去一个国家装备的火炮数量都多。 负责两栖登陆的陆战第1师泰格是不想轻易送到前线去消耗的,所以他把这个海军的部队按在了手里,并没有允许其参加后续的战斗。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这个师的大部分部队现在都驻扎在临水港周围,因为没有办法装备大量的汽车,这个两栖登陆部队也没有路上长途奔袭的能力。 泰格将剩下的3个师部队分别安排在了三个主要方向上,最南面是相对战斗力最弱的第4师,他们将一路向南,一直突进到郑国与楚国之间的边境上。 向北攻击的是速度相对较快的摩托化第1师,这支部队的汽车最多,推进速度也最快,他们的任务是尽快推进到郑国北部,稳住郑国与齐国边境。 剩下的,就是泰格原本指挥的老部队,战斗力最强的第1步兵师。泰格命令他们向西推进,攻击方向正好是郑国王城所在的方向。 后续跟进的部队,泰格也做了安排,同样战斗力相对更强的第5师和第6师被当成了预备队,跟在第1师身后向西推进,第7师向北,第8师向南,分别作为第1摩托化步兵师与第4师的预备队。 从北向南,泰格摆出来的阵势是232,一共7个师的作战部队。如果有必要的话,东湾岛上还有两个正在组建的师可以随时增援,分别是第9和第10两个师。 挡在这些部队前面的郑国军队主力大约是20万人,其中5万人部署在郑国与楚国的边境上,另外有7万人左右驻守在北部齐国边境。 换句话说,真正能拿出来立即参战的郑国部队,满打满算也就只有8万左右,在兵力上完全不占优势。 郑国大将军李钧的手里,现在只有4万人,而且这些部队多数还没有做好战斗准备。 相较于大唐而言,郑国的工业化程度太低了,原本计划自己生产的大多数武器装备都因为产能的问题,来不及全面部署。 加上贪污腐化拖延等原因,郑国军队的武器装备换装完成度连三分之一都不到。 实际上,最主力的李钧手里的部队,也就只有大约一半,装备了从希瑞克采购来的希瑞克1型步枪,还有少量的后膛炮而已。 另外,郑国还有一支比较强悍的部队,是驻守王城的郑同的近卫军,这支部队的武器比较先进,训练水平也更高。 除了这两支部队之外,郑国的军队大多数还只是装备燧发枪和前膛炮,战斗力真的就非常儿戏了。 李钧作为郑国大将军,现在还能守住关隘,稳住防线,与其说他用兵如神,不如说是大唐的部队主动停止了进攻更准确一些。 泰格担心自己的部队遭遇突如其来的反击,所以稳健的勒令部队停止前进,等待后续部队。 李钧那边却向郑同汇报了自己的大捷:他成功的阻止了唐军的前进,并且稳住了自己的防线。 随后,这场战争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战斗爆发,双方围绕着郑军防线中枢铜城展开争夺。 铜城位于郑国的大约中心的位置,因为周围遍布铜矿得名。这里矿山较多,所以工厂也很多,自然郑国方面也非常重视。 李钧在这里部署了1万精锐部队,装备了希瑞克1型栓动步枪,并且有30门后膛野战炮助阵。守军加固了城墙,还在外围部署了防御工事。 进攻这里的大唐部队是第1步兵师第1团与第2团,兵力合计超过7000人,还加强了火炮配属,在火力上完全碾压郑国守军。 双方在这里展开激烈的炮战,李钧的精锐拼死抵抗,双方激战了一整天,最终唐军以17人阵亡,110多人受伤的代价全歼郑军,夺取了铜城。 这几乎就是一场单方面的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