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每天都在作死[穿书]_分卷阅读11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11 (第2/2页)

下去,恐怕打草惊蛇,反而查不出来。

    谢靖说,“不如让琢玉清池去看看。”

    皇帝一听,欣然应允,于是发了圣旨给这两位,把手头的工作交接一下。轻车简从,不露钦差身份,悄悄到黄燮说的地方,查查那冤情的究竟。

    第74章 暗访

    隆嘉十八年正月刚过, 霍砚在毕节等到谢臻, 二人就取道四川,一路往北。到了叙州府(宜宾),好好醉上一场, 谢臻还以为霍砚会绕道回家看看。不料霍砚心中自以皇命为先, 直奔重庆府, 又过了二十多天,便抵达了西安府。

    他们到了地方, 去找当地的四川会馆, 陕西是产粮大省,西安府又是前朝都城,商旅兴盛,古已有之。霍砚的族亲中也有行商, 他拿了名帖,前去拜会。言语自然不会提自己是朝廷命官, 只当是出来见世面的小辈。

    四川会馆的人见是同乡后辈, 好生招待了他们, 席间问起谢臻, 他官话虽说得不错,但仍有一些赣地口音, 又在云南待了几年, 走南闯北的人一听,就知道是打南方来的。

    谢臻便说自己是江西人,跟着叔叔在扬州学做买卖, 不料血本无归,叔叔卷铺盖回了老家,他还年轻,不甘愿就此回乡,便随在扬州认识的友人一道,来北边看看有没有机会。

    那人一听,觉得约莫不错。扬州是徽商的大本营,陕西则是晋商的地盘,一条路走不通,换条路走,也是有的。

    席间与二人推杯换盏,说起各地风俗人物,谢臻都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言谈间颇得趣味,又有分寸,捧得主人欢心,显出一番见识,又没有吹嘘显摆的意思。

    那人心里,便对谢臻这个一穷二白的小子,高看了两分。

    霍砚见谢臻有模有样地摆龙门阵,心中只想发笑,谢臻这一张嘴,当年聊遍翰林院,名动国子监,多少士子后进,都争相和他交好。如今糊弄个把商人,自然不是难事。

    那人说,“你们可知,晋商在西安府,是靠着‘开中法’才红火起来的?”

    谢臻与霍砚,面色微微一滞,须臾谢臻便说,“愿闻其详。”

    为了抵御北项侵扰,后明从鸭绿江到嘉峪关附近大筑长城,陈兵**十万,设立了九座边防军事重镇。

    为了解决戍边将士的军需和粮饷,太*祖皇帝首先在太原府和大同府实行“开中法”,鼓励商人们运送粮食到边塞,以换取盐引——取盐的凭证,给了商人贩盐的权利。

    商人先用自己的资金购买粮草、布匹等军用物资到边镇,然后到淮南和淮北去支盐获取高额利润。山西因地处九边,有地利之便,晋商的崛起从开中盐法开始。

    同时盐引上,严格规定了食盐的产区和对应的销售地区。陕西、河南和山西吃的就是山西产的河东(运城)盐,再比方说江西大部吃的是淮盐,但谢臻的家乡吉安,吃的却是广盐。

    按照规定,还有领某地的引(采购凭证)而不在某地销售的情况,正盐(官府规定灶户固定额度上缴的盐)和余盐(灶户在上缴之后剩余的盐)之分,以及人们相对熟悉的官盐和私盐等等。

    总之,食盐是一项管理严格,获利丰厚的民生物资,“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因此,作为官盐获取凭证、盐引就变得十分重要和紧俏,虽然后来不再用物资换取,而是直接以银钱置换,但始终是掌握盐引的人,就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