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四海扬帆_第5章 梅登的巴达维亚游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章 梅登的巴达维亚游记 (第2/3页)

们找附近的荷兰士兵借来重型火绳枪。

    梅登吃惊地看着荷兰士兵无所谓地将武器借给这些土著,在美洲他从未见过这种现象。村民用重型火绳枪连续击中挣扎中的鳄鱼,成功将其打残。鳄鱼的生命力实在太强了,最后还是拖上岸后,几个壮年用大木棒砸烂了鳄鱼的头部才将其打死。

    经过一场精彩的搏斗,村民成功捕获了一条7米长的大鳄鱼。剖开鳄鱼的肚子,村民在它肚子里发现山羊和一个孩子的头颅。上帝啊,这真是一场悲剧。村民抬起鳄鱼的尸体,走向巴达维亚堡。拿回武器的荷兰士兵向梅登解释,总座阁下给村民开了击杀鳄鱼的赏格,村民们这是抬去领赏了。

    除了鳄鱼,巴达维亚城外几里远就有众多老虎出没。梅登在与陈守序聊天中,听他提到过这种爪哇虎。这是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动物。金城周围也有不少老虎,据陈守序说那叫印支虎,与他家乡的中国虎基本是同一种类,体型比爪哇虎大了一圈。略小于孟加拉和鞑靼人那里的老虎。老虎是亚洲野兽之王,某种意义上,也是亚洲的象征。在巴城的商铺里,经常能看到华人售卖的老虎饰品。

    巴达维亚西面运河的河道上,有一座颇为壮观的中国式拱桥。即便在中国本土,这座拱桥都堪称精美的杰作。桥有21孔,通向远方的旷野。旷野的南方,荷兰人另外修建了三座小型棱堡,以防御自内陆入侵的敌人。

    荷兰人把那片旷野叫做“加尔格菲加德”。在荷兰语中的意思是处决犯人的刑场,广场上竖立着一座绞刑架,一辆分尸的刑车和一根鞭柱。荷兰人在他们的东印度殖民实行了数种野蛮的刑罚,这些刑罚在欧洲是不被接受的,也是联合东印度公司长期被本土喷的槽点之一。刑场另一端的尽头还有一座小桥,桥边始终有一名站岗的士兵,这座小桥通往城内的主要街道“主人街”。

    巴达维亚街道上店铺林立,这里有来自整个亚洲的商品。让梅登略感好奇的是一种来自中国的铁锅。这个时代的整个东南亚都缺乏铁器,每艘抵达巴达维亚的中国商船都会携带几百口铁锅售卖。这种家庭必需品是销售情况最好的商品之一。

    中国几乎能提供人们能想象到的所有商品,而且他们的工艺在亚洲绝对最先进而没有之一。梅登难以想象,东南亚这些落后的国家如果离开了中国产品,生活水平会退步到何种程度。幸好这个庞然的国家很缺乏白银,而欧洲人最不缺的就是白银,同是一磅白银,在亚洲的购买力是欧洲的数倍。

    荷兰东印度帝国的首善之地,城中商品的价格都十分公道。

    路上遇到的居民种族繁杂,有安汶人、马拉都人、马拉巴尔人、孟加拉人。不过,主要的居民却是华人。梅登从陈守序和舰队的华人水手身上,已经体会到了华人都非常能干。远比亚洲其他民族机灵、聪明。在巴达维亚,他们经营的商业包罗万象。几乎是所有荷兰人放开经营行业的老板。哦,除了钟表业。那是欧洲人的保留节目。

    华人通常穿着白色或蓝色的衣服,外衣非常宽大,衣袖又长又阔,盖过手掌。裤子的颜色通常与衣服相同,库管很宽,下垂至足。华人都穿着一种类似匈牙利鞋式的大拖鞋。这种拖鞋由木板和裱糊的纸板做成。梅登注意到,华人每当行至污湿之处时,就要脱下鞋揣在手中,待走到下一条河流时,洗净揩干双脚后在把鞋重新穿上。因为巴达维亚地势低洼,城内有很多地方非常潮湿。华人要走过这些地方,便会穿上木屐,类似法国农民所穿。

    华人的头发特别清洁,街上有很多挑着担子的游动理发匠。经常能遇到修剪、梳理头发的华人。理完发后,他们会用长发夹固定发髻,然后在发髻后面插上一把小龟背梳,再罩上一张用马鬃制成的发网。梅登在陈守序身上从未见过此类服饰,以至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