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四海扬帆_第31章 找李元胤买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章 找李元胤买人 (第2/3页)

“海州被高进忠洗劫过几次了,恐怕油水不大,而且云台山之战后,逃回去的王文奎可能会尽力抽调兵力防御海州。”

    黄五常道:“那我们去哪?”

    守序:“我们从海州南下,不攻城,先只搜集沿海的村庄和船只,然后在盐城登陆,稍进内陆扫荡乡镇。”

    淮东历来是主要的海盐产地,为了沟通沿海的盐场,历代在淮东沿海挖掘了很多运河,通称为运盐河。淮南盐运以通扬运河为骨干,即扬州至通州,在海门出海。邢夫人从扬州撤兵和田仰自崇明北征,都依赖这个运盐河体系。

    大船自然进不去小小的运盐河,但抽调一些小型战船,由黄五常运载邢夫人和其他几部明军,撒网扫荡,来去也比较自如。

    邢夫人问,“打不打盐城?”

    守序:“在盐城不要超过两天,能打下来就打,打不下来算了。”

    明将们都没意见,这是风险很小收益尚可的行为。

    几天后,船队从云台山出海,加上缴获,船队这次有了100多艘船,全军加平民共9000人。

    淮安府和杨州府的近海暗沙太多,尖底战船都过不去,只能用沙船。明军安排了一下兵力,各部抽调出5000人,分乘100艘大小沙船,从海州沿海开始,一路裹挟盐户渔民。守序率领战舰和20余艘尖底海船在外海行驶。外海船队和近海船队之间,依靠几艘沙船接力传递信号旗。如果能见度不够,两边还会互派沙船直接联络。

    外海船队在盐城附近海域游弋了两天,等邢夫人撤回来。通报的信使说盐城百姓守卫甚严,邢夫人等没有攻城,只扫荡了四关。

    过盐城,进入扬州府。兴化和如皋二县临海,盐场甚多。两淮一共30座盐场,每年课税300万,几与北运漕粮相当。淮北5座盐场用晒盐法,淮南25座盐场均用煮盐,全部在册盐丁约有4万余。

    盐丁灶户是明朝劳役最重的阶层,除了少数富灶,多数人都是衣不蔽体的赤贫。与农民比起来,灶户的组织要严密的多,在战争中,流亡的人口比较少。明军一路扫荡,到长江北角吕四场时,明军掳获了一万多青壮男女,有盐户有农户也有流民。

    回到崇明岛,守序立即开始编组返航船队。守序与沈廷扬一起,凑出280多艘海船,岱山岛、衢山岛、泗礁山全部搬空,一共6万余人南下台湾。按照分配,台东纵谷平原与台北各一半移民。

    这是台湾接受的最大一波移民船队,守序抽出梅尔维尔号、罗浮号、西礁号、浈江号、鉴江号,共5艘战舰组成护航队,交由哈里斯率领。陆军大部和小袁营一起撤离,随船押运。

    参与护航的还有沈廷扬新建的一只明军。沈廷扬分到了1000多在云台山的散兵游勇,他将这些兵和在崇明新招募的2百人合并凑到1500,交由前白洋河参将沈通明率领。

    沈通明是淮安卫人,万历44年武进士,勇力闻于两淮。扬州失守后,沈通明回了老家居住。田仰、沈廷扬和张鹏翼南撤时,沈通明将妻子全部托付于田仰,当时已有死志。后来建虏追捕沈通明甚严,却被他用一张硬弓杀出重围。

    与沈通明一起的还有,熊文昌、章国武、翁万裕、蔡崇国、孙秉法、夏有光、张应龙、汪之斌、孙弘、史惟华、翟天葵、詹大刀、徐太寰,从沈开始,均是史可法余部,武进士武举人一堆。其中有些人是从扬州城突围而出,有些人当时在扬州外围战斗。江北沦陷后,他们内心极度失望,没有加入其他明军,几乎全部出家为僧了。

    沈通明是沈廷扬在淮安办漕粮海运时的旧识。在沈通明的建议下,沈廷扬在崇明为史可法举办一次规模很大的祭祀活动。用几个月的时间,召集了这批明军的精英军官。这批猛人很快就分拆消化掉了分给沈廷扬的千余溃兵。

    冬季是台湾最好的出兵季节,守序给这只部队的任务是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征服台东纵谷平原的平埔番和临近的高山番。

    移民船队走后,守序搬到了加列船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