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一四九章 萨摩藩的警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四九章 萨摩藩的警告 (第1/2页)

    八月的汉兴岛(今日本宫古岛)在出梅(梅雨季节)后,始终保持30度以上高温高湿天气,让岛上的众多移民都感到非常的不适。但能在做工劳累之余,能吃上一干一稀两顿不算饱腹的饭食,还是让所有来自大明的饥民心里踏实不少。此时,岛上已经聚集了四千余饥民,但分出的八艘大船仍旧不停地往返大明,期望在十一月底的时候,将移民增加到一万人。

    至于另外七艘武装商船,则在携带了大部分陆战队士兵,经广州稍事补给后,前往新生岛,准备与该地戍守的乡兵汇合,然后再攻广南国(安南阮氏)沿海城镇,以获取充足的粮食、布匹、金银,以及年轻妇人。

    在去年成功对其港口城府芽庄(今越南芽庄市)实施劫掠后,发现广南国地方驻守的官兵实在是不堪一击,而且城池防御还比较薄弱。既然如此,那汉洲就毫不客气地再来一次。除了补充物资和金银外,还能持续削弱安南人的实力,使其难以对新生岛构成威胁。

    如今的汉兴岛,相较于两年前,几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文琪利用众多移民滞留在此的机会,先后建成两大三小,五个堡垒,大型仓储设施四座,码头炮台,永固水泥栈桥均已完备。而且,岛上开垦耕地三万多亩,栽种了小麦、稻米、番薯、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理论上可以满足三五千人一年的口粮需求,这大大缓解了向外转运粮食的压力。

    但张文琪仍旧不满足,他继续利用不断到来的移民扩大耕地的规模,建设更多的仓储设施,不断加高加宽几个堡垒的城墙。对于留居岛上的居民,全部轮训乡兵,使汉兴岛能具备像新生岛一般有足够的自保能力。

    在汉洲的时候,他曾多次听到齐天提及过,流民蜂起,大明将亡,最后会是东北的建奴席卷整个大陆,毁灭无数的华夏文明,屠杀千百万的汉人。而根据蜂拥来此移民的叙述,大明北方的秩序已完全崩溃了。去年渐渐消停的流民暴乱,如今,又开始死灰复燃,而且愈演愈恶烈。

    二月,总兵官左良玉、总督陕西三边侍郎郑崇俭等大败张献忠于太平县。然而,到了七月,张献忠走白羊山与罗汝才会合,伺机进击湖北武昌。李自成部与明官军战于四川,虽屡败之,但溃而不散,游走掳掠十数个府县,令官兵颇为无奈,只得再三催请三边总督杨嗣昌督大军入川进剿。

    在东北,建奴仍旧在围困锦州,使得城中守将祖大寿部粮草断绝,逼的军中将士杀尽城中牛马后,继续杀千百妇孺以充军粮,苟延残喘等待洪承畴救援。

    虽然不太明白,如今大明混乱的局势,看着有末世亡国迹象,但要说建奴夺取天下,张文琪还是有些半信半疑。但不管怎样,将汉兴岛这个距离大明最近的汉洲移民点建设得更加完善,更加安全,不论是为了以后加大移民力度,还是准备在大陆乱世当中进行必要的干涉,都是极其重要的。

    然而,在8月17日这天,汉兴岛却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访客--来自日本萨摩藩派来的代表。

    横田吉蔵从抵达汉兴岛码头的时候,就被岛上的各种事物所震惊。三艘高大的帆船停靠在岸边,两舷炮窗里密布的火炮,是日本那些小舢板所不能相比的。整齐划一的巨石(水泥)栈桥,从码头一直延伸到海中数十米。

    在汉洲陆战队军官的引领下,从码头往汉兴堡去的路上,横田吉蔵看到码头深处一列排开十几门大炮,虎视眈眈地对着海面。炮台四周建有几座石砌(水泥)的岸防工事和堡垒,拱卫着整座岛屿的安全。

    在汉兴堡高大厚实的城墙外面,修建了几座临时营地,进进出出的却都是一些妇人和小孩,想来那些男子应该都在别的地方做工,或者种田。跨过一道人为挖掘的壕沟,再行数十米,就到了城门口。一队肃然的陆战队士兵,端着火枪,警惕地看了看萨摩藩代表一行,然后扭头不再关注他们。

    横田吉蔵是萨摩藩中比较务实的一位老中,熟悉大明和西洋事,经常作为萨摩藩的出使代表,往来菲律宾、蚝镜(今澳门)、原台湾荷兰据点,沟通商事。

    关原之战时,萨摩藩岛津家虽然身处西军,在战后应当处在被清算的一方,但德川家康一方面忌惮岛津军在岛津义弘的指挥下爆发出的强大战斗力、一方面尊重这样一个比较强大的对手,就基本维持岛津领地原状,这也使得岛津家成为了除德川本家之外堪与伊达、前田等并称的雄藩。

    两年前,萨摩藩第二任藩主岛津光久收到消息,说是大明的福建都督郑芝龙派人占据了琉球西南一个岛屿,很是惊疑,担心郑氏突然对琉球这个萨摩藩控制的小王国来了兴趣,会来抢夺。为此,岛津光久在纠结许久后,还是向琉球增加了两百多的武士,以备万一。但同时,也打定主意,若是郑氏真的要出兵为那琉球出头,萨摩藩会立即撤回所有人员和武装,以待后续事态发展。

    郑芝龙的威势,不仅在大明是海龙王一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