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唢呐的人_第16章 出师篇(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章 出师篇(一) (第3/3页)

……”

    那一天回去以后,赵光明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打理着家里的上上下下,让师傅和师娘休息了一天。一直到晚上,他才从家里翻出纸和笔,写下一封信:

    尊敬的军区同志,你好,如果看到这封信以后,请将这封信交给贾根来。请帮我转告他,无论被分配到哪个军区,都应该照顾好自己。我们都是很平凡的人,只是选择了不平凡的命运。如果你能看到,相信也是接受了我的好意。你放心,你不在,我一定会照顾好师傅师娘。同时,对得起班主这个位置,将贾家班唢呐发扬光大。

    -----------1989年9月7日,赵光明

    写完信以后,他就朝几个同期应征的家长打听,第二天便前往县城邮局,将这封信邮寄到了西南军区。从此以后,另立门户,带着一众师兄,以赵家班的名义四处接活。

    4.

    1990年3月,赵家班在赵光明的带领下,在这十里八村遍满荣誉。很多白活,婚庆,寺庙,乃至店铺都会冲着这份名气,邀请他和他的团队前去演出。正因此,收入也是水涨船高。

    赵光明从主家手里接过钱后,一般都会第一时间分发给其他几位师兄,剩下的钱,基本上都会扣除大半,留给师傅师娘使用。日子久了,他和二老的关系处得就像是亲生父母一般。贾步忠时常也会询问他,有没有儿子的回信。赵光明每次都会哄他,哄完他以后,私底下叹气摇头。

    直到有一天,他上邮局写信时,工作人员拉住了他,给他一封回信。赵光明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写的那封信,因为长期没人签收被退还回来了。可尽管这样,他还是不甘心的继续写,继续邮……

    时间一晃,半个月过去。

    不知从哪飘来一种风气。

    村里的老人家死后,开始一些所谓的‘对棚’演出。

    这边,赵光明和几位师兄坐在院子里演奏。

    那边,就有一些戴着高帽的西洋乐手冒出。

    他们拉着长号,萨克斯,一边忘情的演奏,一边腾出位置,给足那位‘歌手’面子,唱着六七十年代的流行歌曲。

    “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沥沥沥,淅沥沥沥下个不停,山谷里的小溪哗啦啦啦啦啦,哗啦啦啦流不停,小雨为谁飘,小溪为谁流,带着满怀的凄清……”

    唱着唱着,不时还会冒出两个穿着豹纹长衫的女人,搔首弄姿。

    不论从声音,还是人气,都盖过了赵光明这边的唢呐声。

    渐渐的,也不见一个人欣赏他们的拿手绝活。甚至他们吹着吹着,会有主家过来给钱,不耐烦的来一句:“嘿嘿嘿,那个谁,够意思就行了,现在没人看你那玩意。”

    赵光明觉得他不尊重自己,更不尊重手上的那根唢呐,但对方既然给钱,还是收下,趁着这个工夫,忙问:“现在怎么流行这种三俗表演了?”

    “你懂什么,这叫喜丧。”主家穿着孝服说道,“老人家过百岁去世,都会请这种演出团过来助兴。人围得越多,就越有那种气氛。别的不说,就咱河南很多地方都有这种风俗。你啊,思想太落后了。”

    那人说着,对他和几位师兄摆了下手。随后就去对面看那些精彩演出。

    赵光明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唉,真是世风日下。”

    “几位师兄,你们觉得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早点收摊呗。”贾周来无聊的伸了个懒腰说。

    自从杀人案件过去以后,他就怕贾步忠拆穿自己,于是,便消失了一段时间。再次回来以后,虽说也会跟着团队一起出来演出,可身上的惰性却越发严重,时不时的整出几个幺蛾子都是常事。

    大家念着都是同门,就没怎么责怪。但他的话,显然只代表个人意见。这时,贾崔来白了他一眼,说道:“哼,就你着急回去。人家给了钱,就算没人看,也要对得起咱的职业道德。”

    “光明,我们继续演出吧?我就不相信,咱们的铁技术会盖不过他们的洋炮!”醉面书生的吹唢呐的人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