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 第156节 (第3/3页)
取过一大笔钱。 这样的话,他们很容易就怀疑姑奶奶有什么打算了? 王永清叹:“解放后,同泰祥拍卖了他们的底货,那价格低得就是白送,这些东西,我存了这么多年,也不敢去取,取了也卖不上价……时代变了,这么好的东西,他们都不识货,不识货啊!你拿到手里,好好放着,总有一天,也许能卖上个价吧……” 初挽低声道:“王爷爷,你说的这个,我一定会取过来,不过我们也不用着急。” 她看着他,安慰道:“虽然我太爷爷没了,但我现在过得还可以,你生病了,你跟着我过去北京,我找人帮你治病。” 她勉强笑了下,道:“易家的后人也跟着我来雄县了,我等下把他叫来,雇一辆车,我们一起带你去北京看病。” 王永清和她没什么血缘关系,但这是除了陆家和易家外,和她最亲近的人了。 至少这是一个临死都在念着她太爷爷和姑奶奶的人。 王永清却摇头:“好孩子,你是好孩子,不过我已经白搭了,不过是拖时候罢了,我自己的身体我清楚,老天爷可怜我,我一个盘子,竟然把你给引来了,这是老天爷可怜我,让我能把心里的话最后给你交代明白。” 说着,他哆嗦着拿出来一张纸,那是地图,他自己手画的。 他大致给初挽讲了讲怎么找,确认初挽听明白了,这才虚弱地出了口气:“你可得记清楚了。” 初挽:“嗯,我记清楚了。” 王永清点头,之后道:“师父当年教的那些,是我安身立命的本钱,只是当时我以为师父没了,怕我们这个手艺就这么失传了,以前在陶瓷厂,也带了个学徒,等我到了下面,我会和师父说清楚。” 初挽忙道:“那爷爷的徒弟现在又在哪里?” 王永清:“他啊,去了景德镇一家窑房,听说也是混得不如意,前几年,他还给我寄过钱,不过后来我怕连累人,就没回信,断了联系,他叫张育新。” 初挽听得张育新这个名字,心里一动。 如果只这么一个名字,太过普通,她未必能记起。 但是和高仿瓷,和景德镇联系在一起,她却是印象深刻。 景德镇在经历了八十年代国营体制改革后,窑厂私有化,大部分陆续上了烧煤气隧道窑,传统的柴窑就此没落,一部分小作坊窑房也消失在历史中。 九十年代初,有一位老艺人坚守在他所工作了数年的柴窑前,就此倒在一片碎瓷中再也没起来,当时某个新闻记者去采访,并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柴窑前最后的手艺人”。 只是很不起眼的一篇文章,但是因为个别字眼很能触动她的心思,她便特意多看了几眼,所以记得那个老手艺人叫张育新。 没想到这张育新竟然是王永清的弟子,也就是自己太爷爷的徒孙了。 这时候,王永清突然发出剧烈的咳嗽声,倒像是要把心肝肺咳出来,初挽忙帮他捶背:“王爷爷,你先躺下歇着,我过去找板车,把你拉到县里去。” 她想着,到了县里后,可以先在县里医院看看,让医院派救护车或者别的什么车转过去北京。 大不了多出点钱。 王永清颤巍巍地靠在枕头上,点头:“好。” 初挽:“那我先去找车?” 王永清却不说话,就那么看着她。 不知为什么,这一刻,初挽觉得,他分明在看着自己,却又好像透过她在看着另外一个人,一个已经消逝在历史云烟中的人。 他浑浊的眸子渐渐失了焦距,喃喃地道:“我也算是给小师妹一个交待了……” 第110章 初挽先稍微安顿了老人,让他躺下来,又给他盖好了被子,之后便匆忙跑出去了。 聂南圭看初挽急匆匆出来,以为怎么了,忙上前问,初挽说起老人情况看着不是太好,想带他去医院看看。 聂南圭见此,便陪着初挽去村里找,村里大多都是做老物买卖的,也都是互相帮衬着,听到这话,很热心,马上有村民给毛驴套上车,打算帮他们拉着去医院。 不过等初挽和村里人回屋去,王永清却已经咽了气。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