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70节 (第2/2页)
还不影响人家开车。 就很神奇。 说到他认为的司机必备技能,他更是说的唾沫横飞,根本停不下来。 “会学方言啥意思?这年头的都欺生,啥意思?一听你是外地口音就逮着你欺负啊!要是去几趟就能学会几句当地简单的方言打招呼,危险程度就大大降低了。会说话又是啥意思?脸皮厚会说话就能交到朋友,朋友多了,路就好走了!” “像我老王啊,不光在咱们九河市有不少朋友,咱们九河市周边几个市里也都认识人,省城里也有三五个约得出来的朋友!” “就连少数民族那边也有熟人的!” 方立军和严文娴都是光听不说,还是施向南搭了一句话:“王老哥本事真不小,要不也能买下这么好的车了!这会儿全国都没多少人能买到一辆吉普吧?也是找你朋友帮的忙吗?你怎么认识这么多人的啊?真厉害!” 最后一句瘙到了王永昌的痒处,他立刻来了劲头。 开始说起自己几几年几月,在哪里跑车遇到了什么事儿、认识了什么人、后来又怎么熟悉起来…… 只需要施向南时不时感叹一句“真的吗”“太厉害了“或者问一句“为什么”,王永昌就能不停地说下去。 车上每个人都备了一个水壶,方立军和严文娴当兵出身,不缺军用水壶。 施向南是特意找人帮忙买了一个,军用水壶耐摔耐用,品质很过关,她也喜欢用。 王永昌就不用说了,长途跑车的老司机,车上都备着饼干火腿肠和差不多跟暖水瓶一样大的水壶,里头还会及时把水补满,就怕发生什么突发状况,没有食物和水。 他是车上最不缺水的人,说得嘴巴干了就咕咚咕咚喝两口,继续说。 而且他去过的地方多, 简直跟个车载广播似的。 这样一路下来,车上竟然一直都很热闹。 施向南给王永昌报个目的地,他就方向盘一打往那边去了。 有这么个认路的老司机在,施向南真是省了不少事。 他们去的也都是九河市附近的市、和县城,这些地方离得比较近。 做生意的本就长着千里眼顺风耳的,早就已经听说了九河市有种西施瓜子卖得好。 施向南推销得还算顺利,很多卖副食的店里尝过施向南带的样品后,都表示愿意进货试试看。 但在运输这个问题上往往会卡住。 李小明是自己本来就开了八家连锁店,自己有熟悉的货车和司机,再说九河市和云山县城相隔不远,运输费用不大。 但别的市里就不一样了。 路太远了,牛车自行车肯定不现实,一两天都到不了。 去进货万一遇到个大风大雪天气,隔在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那可是会要人命的。 要请货车的话,运输成本就太大了! 施向南零售六毛五,批发五毛五,批发三百斤起售,批发多少都是这个批发价。 李小明一天一万斤瓜子,这么大的量都还是五毛五呢。 这些人不可能比这个数字更高,要让施向南降低批发价显然也不现实。 接连谈了几个老板都被卡在这个问题上,施向南不得不考虑自己承包运输费用了。 批发价不到万不得已她是不会动的。 那就只能她来解决运输问题。 要么自己组建运输车队,给预付了定金的商家送货上门。 要么商家掏钱请货车进货,她这边支付运输费用。 给李唐风打电话一说,他毫不犹豫地就决定:“我们搞运输队!承包运输费用这里头的可操作性太高,容易让人钻空子。” 施向南也是这么想的。 施向南答应后,李唐风那边就着手开始找人,暂时买不起货车,只能用租的,但食品厂自己的货车司机总要准备几个。 像是冯大山这样的人就挺合适。 货车是他自己的,他来给食品厂干活按月领工资,算是食品厂的正式职工。 以后他不想干了或者是出了什么意外食品厂开不下去了,货车还是他自己的。 施向南提出冯大山,李唐风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准备先跟冯大山谈、再继续招人。 第二天,施向南就去跟谈得差不多的一个大老板说了西施食品厂安排送货上门的事儿。 “那太好了!那我的店里能进货,卖得好还会加量!”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