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乌拉城采买 (第2/2页)
叔道。 “我要去修犁头,修好了犁头明年好耕地,所以我得先去铁匠铺。” 张大叔说着,如此两家就分道扬镳了。 江明月和潘贺铭推着板车小心避让着人群去粮店。 此时正是粮食入仓的季节,所以看不见多少内地买粮的人,多的是草原部落和一些本地民族在此选购,店小二正在热情的招呼着。 这家的店小二显然经过专门培训,能流利的切换三种语言招待不同的顾客,江明月表示怪不得何记粮铺可以成为这里最大的粮铺。 没看这里人流如织,其他店还需要掌柜的在门口招揽顾客呢么,果然什么时候都是技多不压身啊。 一个小二见有客上门连忙迎了过来,问清要买粮后询问道“不知二位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啊?” 江明月反问道“有什么区别么?” 店小二笑道“是这样的,外地的多买白米,本地的多买黑麦和玉米。” “这里白米价格最高,在180文每斗,精面120文,粟米100文,糙米80文,黑面70文。” 江明月还没说话,潘贺铭先低呼出声“娘,这价格,这价格也太离谱了!这都翻了两倍不止啊!” “这些都是外地运过来的,好多是平原府甚至江南府运过来的,一路上人吃马嚼的都要算到里面的,价格自然会昂贵些。” 店小二也不恼笑呵呵的解释道“客官要是觉得价格不合适可以再看看这些,本地产的黑麦、大麦、荞麦这些,这些价格能差一半出来。苞谷和蜀黍更便宜,这些只要二十五文。 我们何记粮行价格童叟无欺,您都可以和别家比较的,同等的价位我家粮食品质更优。” 这个时代已经有玉米了,而且还是广泛种植的,不过产量自然不能同现代相比,但是也算高产作物了。 不过南方多叫玉米,北方多叫苞谷。 天启的百姓虽然生活艰苦但是温饱至少还能满足,如果不是近两年南方洪水北方大旱,也不会出现小股流民造反的现象。 如果新法能够持续推行下去,几年时间天启朝就能稳定发展,景帝时期就能繁荣辉煌。 可惜太后这个老太婆不干好事啊。 江明月手里江老爹给的银票还有一千多两,从潘府里拿到的自己私房也有八百多两,首饰嫁妆什么的不算,那些是要留给女儿出嫁和子孙后代的,就这些算起来她也不算缺钱,更别说还有前世的存货和空间现在产出的药材粮食等。 但是也不好给孩子养成家里有钱所以花钱没有节制的坏习惯,还是希望他们能够自力更生为好。 不然一个弄不好他能分分钟给你从富裕花到不富裕,甚至负资产。 所以江明月打算各种粮食都来点,问清了买的多粮店可以派送后,江明月选购了白米、精面、粟米各二十斗,糙米、黑面、荞麦面各四十斗,苞谷和蜀黍各五十斗,红薯三石,还有零零碎碎一些黄豆、黑豆、赤小豆、绿豆等,共计花出去二十两银子。 这在北疆已经算一笔巨款了。 但是这三千七百多斤的粮食,足够他们度过五个多月的寒冬了,如果后面大雪封山阻断交通也不怕了。 买够了粮食,交付了定金并且告知了具体地址后,江明月带着潘贺铭去采购蔬菜。白山碧玉的逃荒路上,我靠签到系统风生水起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