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艺术家_009 框架调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09 框架调整 (第1/2页)

    在成熟的电影市场里,阅片无数的观众越来越挑剔,打破观众预期也越来越困难,稍稍不注意就可能陷入千篇一律的窠臼,难免令人失望;但反过来,如果能够在数不胜数的老套之中诠释出一点新意,那么就能够脱颖而出。

    对于陆潜来说,这一份“新颖”,就已经价值千金,确保电影不会砸到水里也没有一点声音。

    但是,选择“解除好友”,并不意味着陆潜会按部就班地生搬硬套——

    改变,也势在必行。

    陆潜希望能够打造出自己风格的“解除好友”,同时也希望能够打造出一部不仅只有新鲜感还有真正高质量的“解除好友”。

    站在陆潜的主观立场上进行客观分析,“解除好友”的问题在哪里呢?

    首先,剧本。

    电影的前半段无疑是出色的,悬念和惊悚的营造循序渐进,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慢慢深入故事,但进入后半段却陷入窠臼,主要问题体现在两点:

    一是,后半段的故事展开太过俗套,简单来说,私人聊天室里的六个人,每个人都曾经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过针对劳拉的“校园霸凌”,他们都是劳拉早早结束自己生命的刽子手,就好像“十三个原因”一样。

    一是,收官部分无法自圆其说,前面制造出来的诡异事件太过离谱,用常理已经没有办法给出合理解释,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地全部推给了鬼神,仿佛一切都是科学无法解释的情况,再离谱也没有问题。

    在陆潜看来,前者没有问题。

    俗套归俗套,但“人人都在说谎”、“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主题永远不会过时,“解除好友”是2014年上映的,然后2017年的剧集“十三个原因”讲述了同样的校园霸凌主题,也还是取得了巨大成功。

    所以,俗套不是问题,如何呈现才是。

    后者则问题多多。

    倒不是说惊悚电影探讨鬼神问题就显得老套,历史上相关主题的经典惊悚电影数不胜数,就好像“魔女嘉莉”一样,即使半个世纪过去,电影结束之际那只巨手的横空出世也依旧具有震撼力。

    而是说电影没有给予任何铺垫和线索,就这样蛮不讲理、稀里糊涂地推给鬼神,这就让观众大翻白眼了——前面九十分钟一直在讲科学讲道理,最后一分钟就突然全部莫名其妙地推翻?

    这不叫反转,而是耍赖。

    当电影结束的时候,糟糕透顶的结局也就严重影响了电影印象——反过来,一个精彩绝伦的结尾则能够为电影加分。

    要么,在故事的前半部分给予相关铺垫,营造出相关氛围,神秘气息的指引让观众做好心理准备。

    要么,结局无法自圆其说的话,就不要给出答案,而是保持神秘地留下一个问号,给出一个开放式结局,让观众破口大骂也让观众猜测不已。

    陆潜觉得,第二个选项非常可行,说不定还能为续集埋下伏笔。

    其次,导演。

    惊悚电影里最经典也最简单的惊吓手法,就是“跳跃式惊吓(Jump-Scare)”。

    也就是毫无预警地突然蹦出一个东西或者闪烁一下、声音突然变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