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开局_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4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44节 (第1/3页)

    他就当他的好友赵与莒已经去了,而不是改了个名字。

    赵昀把事情始末娓娓道来,原来对于郭靖随军出征一事大部分朝臣都不是很乐意,毕竟一来郭靖太过年轻,也才二十来岁。

    二来他虽然当过蒙古军元帅,可相对来说任职时间过短,且现在作为一员降将,一来就身居高位,军中是否有不服之人暂且不提。

    其本人是否信的过,亦是一大难题。这事丘志清自认郭靖可以完全信任,赵昀也愿意相信丘志清的判断,可事情就是这么无奈。

    所以按照惯例,监军必不可少,同时为了保险起见,便是一明一暗两个监军。很不幸,丘志清被赵昀挂了一个府录事参军的八品头衔。

    被告知和郭靖一起行动,当然,监视郭靖只是顺带,真正目的是防止监军搞事情,凭证就是他手上的那块团龙玉佩。

    以及他那柄刚刚被赵昀带走的无名佩剑……

    第八十章 开拔北上

    一个月后,丘志清的佩剑便被一名小内侍带着一队兵丁送了回来。

    提着这柄号据小内侍介绍,由工部最杰出的大匠,在丘志清那柄长剑原有的基础上,掺入了五金之精,和一小块天外陨铁打造而成的宝剑,回到了自己房间。

    剑鞘的材质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依旧是整体桃木打造而成,不过整体上看来却多了六朵六瓣莲花,美观却又古朴大气。

    重量亦却有了明显的变化,手一掂量,大概重九斤九两,比原来的要重五斤多,且长剑和自己还有一丝疏离感。

    这次他很明确的知道,这不是错觉,那把长剑虽然不是什么宝剑,却也被自己用真气温养了十多年,虽然说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重铸,可终究不是原来的那把了……

    盘坐于床上,长剑横膝,抚摸着熟悉的桃木剑鞘,右手呈剑指,自剑鞘下端缓缓轻拂至莲花状的剑格之处时,真气一吐,长剑剑刃跳出一节。

    霎时间如寒月照彻,午后的阳光都黯淡了几分。丘志清把长剑按回剑鞘之中,隐隐间似有些泛光的两个字,随着剑身入鞘,亦是黯淡了下来。

    适才似乎被驱散的春日暖阳再度占领了自己的房间。剑是好剑,剑长三尺三寸,外衬六瓣六莲,重九斤九两!

    三三不尽,六六无穷,九九归一!

    可见这位帮他铸剑的这位大匠亦是妙人,可惜寒芒太盛,不过这剑上的“秋白”二字,应该是剑的名字了,不过自己可不记得给它取过名。

    这个名字倒是挺适合这把剑,隐隐记得,自己在这个世界喝的第一种酒,便叫做“秋白”。

    “秋”与“白”都属“金”!《说文解字》有言:金者,久埋不生衣,百炼不轻,从革不违。也就是不生锈,不掉秤,不变形!秋白、秋白,确实是好名字!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不过剑锋实在太盛,丘志清有些不喜,问五味子道长要了一些针线和破布,为其量身定做了一个背剑的剑袋,便又开始了他的养剑之旅,时时用自己的真气冲刷,洗练……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端平元年四月初,大军开拔,丘志清一个道士在大军之中自然很是显眼,这次大军出征,赵昀可谓是下了血本。

    从十二万禁军之中抽调七万大军给孟珙使用,加孟珙为枢密副使,河南制置使,节制两淮,京西诸路,自孟珙以下,诸军指挥使,如不听号令者,可解其兵权押送临安!

    这些个头衔就连丘志清这个小白听了都感觉很不可思议,要知道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孟珙还只是一个衙内,才因为战功有了正式官职。

    那次去襄阳就是受了封赏,去见他的顶头上司赵方。自己第二次下山之时,他也仅仅是接了他老爹的班,接管了他老爹的两万忠顺军而已,驻扎枣阳而已。

    连他老爹的知枣阳府的官职都没拿到。

    按照丘志清的想法大概相当于一个师长,没想到没到三年,自己和他在临安见面之时,他竟然一路升级到了侍卫马军行司。

    在丘志清看来就是统领着临安三分之一的兵力的那种,没过几天和赵昀见了几面之后竟然被提拔成了枢密副使?成为了收复三京的主帅,他才是主角吧?

    为此,据说灭了李全,平叛扬州的赵氏兄弟都颇有微词,更别提比孟珙资格更老的淮西全子才,还有一众京中不支持北伐的官员,怎么看都是要凉的节奏……

    在行军途中,孟珙还告知了丘志清,就连一向主战的真德秀,主持灭金的史嵩之,枢密院副使……等等一批主战派大臣都不支持北上收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