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阳鸟 第173节 (第1/3页)
回程的路上,她点开搜索引擎,找到李琰的人物介绍。 介绍写的很详细,原来李琰曾在三甲医院工作过,后来才脱离系统,出来做心理咨询师。 李琰还上过一些访谈类节目,以心理专家的身份。 戚晚看着节目上李琰的形象,很知性的女性,看上去很专业,很有说服力,还出过心理学的案例书。 这时,她看到其中一段访谈里,有位嘉宾向李琰提出问题。 嘉宾问,很多人接触心理学都是因为自身有需求,需要自救,这是一种本能发出的信号,不知道李琰是不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李琰回答说,最初接触心理学只是因为好奇,报告专业的时候不知道选什么,也就这个专业还有点吸引力。但说到自身需求,或许有一些潜意识的暗示,因为她是来自单亲家庭的小孩,自小父爱缺失,心理上会有一些失重,想通过一些比较科学系统的方式来弥补。 单亲家庭,缺失父爱,心理失重。 戚晚脑子里徘徊着这些字,又点开网上一段李琰书里的文字摘抄。 这段摘抄刚好是李琰缺失父爱的分析,尤其指出缺失父爱的引导,不仅会令孩子自小从心理上缺失安全感,还会令原本就内向的孩子变得更为闭塞自卑,拒绝与社会深度接触。如果是男性,在性格成长上会更偏女性化,更阴柔、敏感,如果是女性,则容易生出对男性的抵触心理,甚至是排斥、鄙视。 戚晚反复品着这些文字,直到车子抵达自家楼下,司机提醒她,她才醒过神。 她一路心不在焉地往家走,不禁在想,那个照片上的“张大丰”,她一眼看过去就觉得讨厌,莫非就是因为这种对男性的抵触心理? 似乎除了余钺之外,她还没有亲近过其他男性,也没想过要亲近。 还有她的性格,会否也是因为父爱缺席导致的呢? 父爱缺席,单亲家庭。 她想,这或许就是她和辛念、郗晨成为朋友的原因之一吧? 不管那些梦境和一闪而过的画面是否真实发生过,不管那些影片和照片里的东西会拼接出怎样的故事,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她们都是有性格缺陷,不完整的人。 作者有话说: 红包继续 第135章 黑夜的自赎 如果两个人是第一次见面, 即便之前已经是深度交流过的网友关系,见到本人后也会觉得尴尬。更不要说是实打实的陌生人了。 但如果不用见面,隔着一道屏幕, 安全感就会多很多。 戚晚和李琰的第一次心理咨询, 就没有感受到丝毫的尴尬,而且地点是在自己家里,看着熟悉的对话框, 还可以一边说一边上会儿网。 除此之外还有浓重的好奇心, 好奇对方会如何解读自己的心态, 好奇自己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是的,真正需求。 有时候你未必真的知道自己要什么, 当想法只是停留在大脑里, 即便你想得已经非常清楚了,可当你说出口的那一刻,你会发现你的表达与想象有出入。 语言或许会对你的想象有进一步的扩充, 可能在描述当中你又产生新的想法, 更深刻的见解, 你会惊叹自己的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 而且语言还可以帮思路作进一步梳理。 戚晚这样的感受尤其强烈,她提到自己来自单亲家庭,还说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谁。她自小到大都有许多胡思乱想的念头,有时候想着想着, 就将想象和现实混淆,越想越真, 还以为那些事发生过。 李琰问戚晚:“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呢?” 戚晚回答:“平静的, 平稳的, 没有意外和刺激, 没有疾病和烦恼,不用起早贪黑的奔波操劳,安安静静的生活。我母亲就过着这样的日子。” 李琰:“这是每个人都希望的。你的妈妈很幸运,她实现了。” 戚晚:“她并不幸运,她有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