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节 (第1/3页)
“有吗?”杞无忧故意道。 “当然啊!有很多呢。” “哦——我以为你也会给别人发的。” “我没给别人发过……”徐槐忽然一顿,他终于回过味来,听出杞无忧在故意逗他。 什么时候他也学会了? 徐槐好笑地伸手拧他的耳朵,“你不要污蔑我!” 说笑打闹间,手机又震动几下。 储昱发了条语音:“yoyo,我有点饿,要先吃晚餐再去看场地,你吃了吗?” 杞无忧回复:“没,你在哪?我和徐槐去找你。” 储昱:“我在酒店吃自助餐。”他说完,又给杞无忧发了一条视频。 杞无忧点开来看,发现这个视频竟然有些眼熟,前两天好像刚看过。 这是储昱在瑞士的训练视频。他跳出了反脚外转1980,首次成功落地。 视频的进度条即将到尽头时,储昱和他教练的尖叫声依然此起彼伏。当天晚上他就激动地把教练录的这段训练视频发布到了社交平台上,许多滑手都在这条视频下点赞留言,向他表示了祝贺。 酒店餐厅。 储昱见到杞无忧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他拥抱,然后求夸夸:“yoyo,我前天训练的时候完成了1980哦!” “嗯,我看到了,”杞无忧说完,又艰难补充了句,“很棒。”他夸人的词汇十分匮乏。 储昱有些得意地笑了,随即又敛起笑意,状似不满:“可是你都没有给我留言祝贺我。” 杞无忧:“……我给你点赞了。” “那你有没有把我设置成特别关注?哎呦——”储昱龇牙咧嘴地捂住头。 徐槐往杞无忧盘子里夹了最后一块水煮鸡胸肉,又敲了下储昱的脑袋,“吃你的饭!他的特别关注只有我一个哦。” 坐下来吃饭的时候,储昱的问题依然很多。 “这里的场地怎么样?”他是第一次来斯廷博特参加比赛 不太了解这座大跳台的情况。 “对我来说一般,”杞无忧给出了相对中肯的评价,“你等会儿自己试试就知道了。” 尽管有雪联规定的场地标准作为参照,但每个分站的大跳台高度、助滑区的长度以及落地坡度仍做不到百分之百一致,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雪质也有好有坏,即使是经验再丰富的滑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场地。 杞无忧习惯通过助滑区的高速滑行来确保自己的滞空时长,从而做出高难度的空翻转体与足够清晰的抓板动作。而斯廷博特大跳台与着陆坡之间的高度不够高,做圈数多的动作时,就显得没有那么多空间施展,想要拥有足够的滞空时长,出发时的速度就必须要更快,起跳高度也要更高。 听完杞无忧的描述,储昱已经迫不及待,“我吃好了!现在就去试试。” 储昱和教练先去大跳台适应场地,杞无忧和徐槐吃完饭再去找他汇合。 两人来到大跳台下面时,储昱恰好从出发台滑下来,消失在他们的视线中,经过一段距离的助滑,连带着脚下的雪板从大跳台的最高点冲出,开始在空中翻转,身形呈一道优美的弧线。 杞无忧仰头数圈:“一、二、三、四……” 还没数完,徐槐便开口:“fs1980,indy grab.” “他……”杞无忧惊呆了,“他不是前几天才第一次成功完成1980吗,怎么这么熟练了?” 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跳出一个新动作,有时候是反复打磨的结果,有时候则纯粹是出于偶然,灵光一现,连自己都没有预料到,如果想要彻底掌握技术要领,做到驾轻就熟,通常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来巩固完善。比如徐槐就曾在比赛中偶然跳出2340,这是单板大跳台历史上第一个成功落地的外转六周半的动作,令无数人为之震惊,但他此后却再也没有在赛场上完成过这一动作。 而储昱的1980,前两天才第一次落地成功,今天就又能成功落地,这本身就很不可思议了,更何况他的完成质量还很高。以前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