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412节 (第2/3页)
赞态度。 但优秀的史官就算完成政治任务, 也会用春秋笔法留下点东西。 温大雅所撰起居注中,夸赞李渊书法好, 字写得快,曾经一天封了一千多个官,唰唰唰就把封官诏书写完了。 这些官可不是李渊在进军长安的路上为招揽豪强许诺封的官, 而是当了皇帝后封的官。 奉承他的封大官, 跳舞跳得好的胡人也封大官, 比李隆基重用安禄山还离谱, 至少安禄山真的有政绩。 他刚当上皇帝,大唐还未扫平天下,不思休养生息,就修建了新的奢华宫殿,被友人苏世长讽谏,“这么华丽的宫殿是隋炀帝造的吧?” 不喜欢的人就算有功劳都要杀,喜欢的人就算犯下了重罪也能赦免。窦轨滥杀无辜,李高迁临阵脱逃,李渊都是先下狱,然后迅速官复原职,甚至再升一级。 所以武德年间朝内奢靡成风,官吏多贪污受贿,尸位素餐的冗官无数。 更别提李渊封王是从祖父的堂兄弟开始封,祖父、父亲、自己的堂兄弟即后代,无论是垂垂老矣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全部封郡王。 大唐沉重的财政负担,层层摊派在百姓身上。大唐就不像个统一王朝开国的模样。 虽然李渊也做了许多实事,但与他荒诞抽象的地方相比,实在不值一提。 满朝文武今朝有酒今朝醉,仿佛回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代,抢个皇帝当就是为了享受享受,根本不在乎王朝的持续,默认自己待着的是个短命王朝。 外患上,突厥打得李渊和李建成父子抱头喊迁都,要把长安留给突厥人牧马。唐太宗刚继位,突厥人都快打到长安了; 云南的六诏还在观望,与唐军摩擦不断; 岭南冯盎虽然归顺,但岭南还有其他实力强大的酋长,一直在与冯盎争斗。 贞观元年,唐太宗刚改元,就着手吏治改革,加强边疆防备。 特别是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唐太宗尤为重视。 就是在卢祖尚被杀的贞观二年,唐太宗留下了在屏风上写下各地都督刺史简介,评价“(都督刺史等地方官)此辈实治乱所系,尤须得人”的典故。 卢祖尚将要赴任的交州,乃是岭南军事重镇。 当年孙吴为了坐稳南方霸主的位置,就在蚕食交州上花了大力气,所以现在交州是岭南难得的受中央直管,而不是羁縻统治的州。 贞观元年,岭南局势恶化。 冯盎与谈殿等俚僚人酋帅相斗,叛乱几乎波及整个岭南道。 直到贞观元年十月,归顺大唐的冯盎才占据上风。唐太宗派人招抚,叛乱的酋帅才投降。 岭南叛乱刚平息,交州都督、宗室李世寿就因为贪污搜刮太过,当地百姓和豪强皆怨声载道。 唐太宗赶紧让李世寿滚回来,急需派一个清廉正直的贤能之人去救急。 前面已经介绍了武德朝的情况——官多如牛毛,能用者寥寥无几。 唐太宗才刚登基,还来不及甄选人才。就算甄选了人才,也要先磨砺几年,看看成色才能用。 捉襟见肘之间,唐太宗和房玄龄等人冥思苦想,最终选择了卢祖尚。 情况很紧急,而选官的流程其实是很长的。 当然,在正常的王朝里,若不是流放贬谪,遇上一个脾气好的皇帝,官员也不是不能找借口不赴任,比如要奉养老母之类。 这等封疆大吏,皇帝也要多次询问本人的意见。 卢祖尚的问题在于,他之前接受了朝廷的任命,已经在朝堂上拜谢了。 唐太宗和房杜两人一阵忙碌,把封官流程迅速走完。杜如晦亲自去卢祖尚府中宣读诏书。 等到杜如晦来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