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455节 (第3/3页)
正式科举金榜题名的进士大部分都是隋朝的“遗珠”,年龄才华资历都不是真正的新手。在朝中学习了几年后,他们也可以大用了。 李玄霸早早塑造出科举进士“清贵”的名声,这群读书人就算不是真的“清贵”,为了在朝堂中找到不同于勋贵的赛道,也会拗出个清贵的模样,朝堂上的魏徵,和朝堂下的不入仕的大儒王云,就是他们的榜样。 李玄霸的弟子崔仁师也在其列,自请去高丽。 李玄霸叮嘱弟子道:“该抓的抓,该杀的杀,只要按照大唐律令行事,我护你。” 崔仁师作揖:“弟子绝对不会玷污老师清名。” 他出身博陵崔氏,又是晋王的弟子,连到了高丽都不敢施展拳脚,那也太丢脸了。 李世民这几年没有给进士太多的优待,让人以为他和隋文帝、隋炀帝一样,只是把“进士”当做求贤的面子工程,这群进士估计都是摆设。 这次李世民把进士全安排上了职位,哪怕都是边疆,也让朝中勋贵嗅到了不好的味道。 原本历史中,纵观整个初唐,进士做官者寥寥无几,哪怕进士及第,想要等到授官也很艰难。 造成这个的原因是大唐对荫官特别慷慨,每年官职空缺不足百数,候补的荫官子弟却有好几千。在这种情况下,进士那点人真是丢进沙滩的沙子。 现在的贞观朝,也有勋贵子弟拿着荫官的名额等待职官。 虽然荫官就有俸禄,但只要有点本事的人都想要做点实事证明自己的本事,他们的家族也需要职官的“实权”。 原本这群荫官子弟瞧不起去边疆吃苦,但开拓边疆出现的职官名额居然优先进士,他们还是心里很不舒服。 不是傻子都能看出来李世民现在不仅是个明君,还是个能君。 年轻的皇帝很重视官员真正的本事,又并非健忘的人。 据说大唐皇帝将各地首长的名字都记在屏风上,日日观看,月月询问。边疆虽苦,但也最容易出成绩。这群进士在边疆做出了成绩,皇帝不可能不召他们入京重用。 进士们虽被李玄霸吹成“清贵”,但在魏晋遗风下,会主动求官,与其他读书人厮杀者才叫“庸俗浮躁”。他们也确实是最急于求名利的人。 李世民让他们去边疆,他们不仅没有想办法推辞,还个个慷慨激昂上书,就差下军令状,一副要扎根边疆,干不好就永远不回来的气势。 没有吃到门荫福利的人想要抹平别人长辈拼命打出的差距,可不就只能拼命了? 陛下给了他们拼命的机会,真是明君! “去吧,用你们的双眼和双脚去丈量边疆与长安的距离,摸索大唐成为大汉之后第二个大一统王朝的办法。” 为了安抚勋贵们的不安,李世民没有出面。 但李玄霸为进士们践行,就是李世民出面了。 他们都没提什么短暂的晋朝,只看着前面的大汉。 汉唐汉唐,在后世也是连在一起读的词汇。 持节远去的汉使与唐使,所向披靡的汉将与唐将,满怀希望去开拓教化边疆的汉儒和唐儒,都是连在一起的词汇。 李玄霸向进士们赠送了柳枝,几乎薅秃了二哥宫中不大的后花园的柳树。 李世民背着双手站在嫩枝遭殃的柳树下,神色罩在树荫中,神色莫测。 “急了?” “急了才好。” 年轻的皇帝轻声道。 三位丞相在他身后垂首伫立。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