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国记_第七十五章起兵伐金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五章起兵伐金上 (第2/3页)

启哲吞并都元帅的军队曾有过不服,可现在木已成舟,而且莫启哲待他们甚好,所以他们这时也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现在又听莫启哲要起兵扶太祖之孙登基,这些将军们便也同意了。

    萧仲恭心中暗笑,什么解百姓倒悬之苦,这句成语不知都元帅是从哪里听来的,只怕他心中想的只是怎么扩充地盘儿吧!不过这个借口可找得太好了,除此之外恐怕再也找不出另一个能让女真士兵进攻金国的理由。

    端起桌上的茶杯,萧仲恭喝了口香片,这才道:“推翻完颜吴乞买的暴政,有两种做战方法,一种是步步为营,一种是快速进攻,两种方法皆有其利,也皆有其弊!“

    满殿将领一听萧仲恭发言,便都静了下来,听他讲解。萧仲恭是骠骑军的第二号人物,换句话说,如果莫启哲在出征途中不幸战死,那么这汴梁主人之位便要由他继承,所以他的话是绝对有份量的。

    莫启哲点头道:“老萧你说吧,大家听着呢。”

    萧仲恭站起身来,走到殿中的军事地图前,道:“先说步步为营的作战计划。各位请看,我河南周围地方不少,可我们可以攻占的地方却不多,因为这里有南宋的地盘儿,所以象安徽江苏湖北等地,我们是不可能去攻打的,那样势必会和刚刚休战的南宋再起战端。这样的话我们就只剩下了山东陕西和山西。可好就好在这里,这里是原北宋的国土,金国虽然占领了它们,却无力统治,守备的军队也少,以我军现在的实力而言,要攻占这些省份想必不难。可这样就会使我军兵力分散,如果这时金国派兵前来攻打,我们要守住这些刚被占领的土地,恐怕不易。”

    莫启哲道:“这就是有利有弊了,取地盘儿容易,守地盘儿却难!”

    萧仲恭道:“不错,就是这话。现在说快速进攻的计划,这就是我们挥军直进河北,兵逼燕京。燕京既是原大辽的国土,又是上京的门户,只要我们打开了它,就可长驱直入,攻占上京,直接便可打到吴乞买的老家,而且我们一起兵,原大辽的旧部也会趁机造反,给金国的统治造成麻烦,这是其利。至于其弊嘛,当然就是我们要和金国最精锐的部队作战,没有任何的缓冲余地,打得赢,我们便是完全胜利,打不赢,我们连汴梁的领地也是保不住的啊!”莫启哲笑道:“你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采用这个计划,就是马入夹道,有进无退了?”

    “正是如此!”

    “那又如何,想当初秦王李世民破釜沉舟,这才”

    “嗯都元帅,破釜沉舟的那个是项羽。”萧仲恭连忙小声提醒。

    “哦,我说的就是项羽,其实李世民也用过这一招!”莫启哲毫不在乎地道:“李世民跟项羽学习,砸了锅凿了船,背水一战,这样才激起了将士们决一死战的信念,要想灭了金要想推翻吴乞买的统治那可有多难,如果战士们没有这种信念,那还打什么仗,不如直接回家抱孩子算了,大家说对不对?”

    “对,那不如回家抱孩子算了!”耶律玉哥立即点头称是。

    其他将领也都点了点头,作战要一鼓作气,凭得是勇气,凭得是血性,如果作战之前就想着逃命之路,那什么仗也打不赢!

    莫启哲一拍地图,大声道:“不用步步为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决定采用快速进攻的作战计划,发兵燕京,与完颜吴乞买一决生死!”

    命令一出,全殿的将军一齐站起,高声呼道:“直捣黄龙,誓诛暴君!”

    莫启哲转头对萧仲恭道:“这次出征,我亲自领兵作战,这汴梁便由你来守卫如何?”

    萧仲恭拱手道:“敢不从命,如有敌军来攻,除非我人头落地,否则必保城池无恙!”

    这时耶律玉哥说话了,他一向糊里糊涂,可这回倒是说出了一句明白话,他道:“大哥,咱们去打金国,这很好。可粮草怎么办?你出征的时候,我在汴梁整日为粮草的事发愁,粮食这东西不但前线的战士要吃,后方的百姓也要吃啊!咱们汴梁粮食不少,可这一出兵打仗,要带走的也多,能给百姓留下多少?后方不稳,前方必乱,咱们在前线打仗也不能安心,大哥你说是不是?”

    将军们一听耶律玉哥的话,一齐点头,确实是这么回事,汴梁的军事力量发展迅速,可内政的建设却不行,一来战事频繁,莫启哲从没有过时间来整理它,二来骠骑军中的将领除了个萧仲恭外也没谁会处理这些,带回来的那些临安新臣人数也太少,一个人当两个使,现在内政方面急需人材,要是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不说别的,单说军需就成问题。

    莫启哲皱眉道:“怎么办?今年粮食不足,难道要把战事推到明年去吗?这可不行!”

    萧仲恭道:“都元帅可以一边作战,一边发展内政。咱们先举办一次科考,然后从中选拔出一批人来,随你北伐,在战争中磨炼一下,每占领一个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