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_分卷阅读19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1 (第1/2页)

    起来的这三个字,好一会儿方才苦笑一声,用有些疑惑的目光看着汪孚林。

    “据我所知,预备仓这三个字,都是官府才用的,民间只知道叫粮仓。要不是我家当年光景还好的时候,老爹当过看仓老人,恐怕汪小弟你就白问了。世庙爷爷(嘉靖)还在的时候,预备仓就已经一塌糊涂了。那时候东南抗倭,各地包括预备仓在内的三大仓几乎都指望不上,胡部堂几乎是把浙直那些大户狠狠刮了一层油皮,这才总算保障了戚家军乃至于其他各支军队的粮食补给。到后来,那些大户还真是应了一句话,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汪孚林见戚良明白,程乃轩不明白,少不得对这个养尊处优的大家公子解释了一下。明代仓储分为三种。南京北京有太仓和京通仓,而运河各地则有水次仓,这都属于朝廷,由朝廷派专人管辖的,和地方无关。而地方的仓储制度,则是常平仓、预备仓和社仓、义仓。常平仓源远流长,从汉代就开始了,说白了就是为了平抑粮价用的,灾年卖出,丰年买入,在从前各朝各代很流行,在明朝却并非各州县都设。而社仓和义仓,是在遇到灾荒时赈济灾民用的,官府当成派份子一样到大户家里硬让人家乐输,因为大多数时候有出无进,所以衰败得更早。

    至于预备仓,那反而是朱元璋首创,明代地方仓储的重中之重,说到底,是为了赈贷灾民,突出的是一个贷字,借出去的粮食按照规矩那是要还的!按照歙县达到方圆一百二十里的标准,标准的存粮要求是七万石!但事实上在正统年间预备仓严加管理的时候,也没存过这么多粮食,到嘉靖年间,朝廷只要求三千石,地方都已经达不到了。反正汪孚林在县衙成天见叶大县尊,从来就没听其提到过预备仓这三个字。

    之前舅舅吴天保收完夏税预备回乡,准备之后的解运事宜,临走前对他提起,今年是近年来难得的丰收年,可粮价却一降再降。如今夏税又要全交,徽州一府六县各乡里全都被人如同鞭子似的驱赶完税,每家米行粮店却都在拼命压低价钱。在这种时候,他便想到了由官府通过预备仓买入刚刚收获的小麦大麦稳定粮价,可一问刘会才知道,歙县那预备仓形同虚设,估计老鼠蟑螂比粮食都多。而且要收粮?根本就没钱!

    之前,汪孚林是想到夏税之后,还有一场秋粮危机,汪孚林就决定未雨绸缪,也算是为歙县乡民谋个福利,这才打算打一打预备仓的主意。他的计划是,既然如今收税都收银子,而乡民得卖粮换银子,于是要遭受米行粮店的压价盘剥,那么,就根据分派到各里的夏税秋粮所要交的银钱数额,由预备仓拿出银子本钱,按照每里应纳的夏税秋粮数目,收储相当于夏税秋粮数额的粮食,然后在春季播种缺粮的时候把粮食卖出去。

    反正等到张居正上台,一定会全力推行一条鞭,那时候乱七八糟的丁役全会折成银两分派到户到人头,在这种情况下,预备仓制度就可以缓解乡民无银交不起税的燃眉之急。问题是官府没钱,他只能从这个制度打自己的主意。

    当他原原本本对戚良提出此事之后,就只见这位面相憨厚老实的独眼军官用意味深长的目光看了过来:“汪小官人是指望我们这些泥腿子军汉那些钱?”

    “不,本钱我不缺,虽说我家里还欠着南明先生不少债务,但南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