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 (第2/2页)
,I'll take that as a pliment。」 虽然他不太喜欢被形容为cute。 本来剑拔弩张的气氛,让他一口活泼的美音一搅合,变得滑稽起来。 对方乐了,脾气烟消云散,「It is a pliment。」 温文扭过头,好奇的注视着他的背影消失在窜动的人头中,重新将目光投向周江,「认识?」 周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的秘密应该是暴露了,但从温文的表情中,看不出任何异常。 「Boyfriend……」温文喃喃,低着头笑,「外国人还真幽默。」 搞了半天,他以为人家是调侃。周江松了口气,发现背后出了一身冷汗。但同时,却又隐约有点失望。他什么时候才能有机会捅破这层窗户纸?温文知道真相,到底又会如何回应? 离开英国之前,他们去了剑桥。机会难得,周江想回母校看看。 刚下过雨,天空一碧如洗,微风轻拂,空气清新凉爽。这种天气沿着康河泛舟是最惬意的。 上游河道曲折狭长,以自然风光为主。时值初夏,岸边枝繁叶茂,与颜色明快的乡村建筑互相呼应,风景宜人,意趣淳朴。下游流经剑桥大学各大学院。河道放宽,水流平缓,将大片平整的草地从中裁开。举目遥望,草地上坐落着连绵的欧式建筑群,尖塔鳞次栉比,气势恢宏,庄重威严,让人不禁浮想联翩,思绪也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上漂流。 船儿是人力木船,撑篙的是当地青年,讲解本是他的任务。周江对这里熟悉,代劳了。温文双手交叠,枕于脑后,躺在小舟上,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听故事,悠然自得。 船儿从石孔桥下穿过,温文突然问,「轻轻的来,又轻轻的走,是不是就是这儿?」 徐志摩的脍炙人口,尤其是收尾几句,更无人不晓。背景故事,周江也略有所知。 此诗是诗人第三次访欧有感作所,当时他来到英国寻访故友,却无缘得见,唯康桥依旧,诗中的意象虽然美轮美奂,弥漫着理想主义的烟波,讲述的却是离别的惆怅。 也有捕风捉影的推测,说此诗是为怀念林徽因。 周江的大学生涯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摆脱了家庭的桎梏,他像是放归山林的走兽,过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整整四年,借口学业紧张,没有回国,假期将整个欧洲都游遍了。比起国内,这里的大环境相对宽松,周江年少轻狂,也是做出了不少荒唐之举,不过他心里始终有个底线,知道自己迟早要继承家业,没有发展固定的伴侣。离开时,虽然深感不舍,但主要还是舍不得那无拘无束的生活。 踏上归途之前,他曾经沿着康河漫步,心里想的就是这首诗。 白驹过隙,一晃十几年。故地重游,往日情景历历在目,心却陷入了一张柔软坚韧的情网。再品味此诗,又生出别样感触。 直到周江告诉他,温文才知道,这首诗原本是英文。 小舟穿过粼粼波光,周江望着摇曳的水草,默背出回忆中的字句。温文在旁,闭上眼睛静静聆听。 「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as qui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