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2 (第1/2页)
杨瑾便拉住他,“一起吃吧。” 鲁盼儿也笑,“你回家还要自己做饭,随便吃点儿,都是家常菜。” 原来韩冬家里只有他一个孩子,父母中午不回来,他要自己做饭吃。 “别客气了。” 跃进拍拍他的肩膀,“来,洗手一起吃饭。” 吃过饭,鲁盼儿哄着梓恒和梓嫣睡了,就见杨瑾和韩冬几个还在书房,便笑着提醒,“大热天的,你们怎么不休息一会儿?” 大家都摇头,“整理图书又不累,而且还很有意思。” “那你们忙吧,我去附近看看,给梓恒找个幼儿园。” 搬家后离变压器厂幼儿园远了,鲁盼儿就给儿子办了退园手续。 “从院子后门穿出去的后街上有一个幼儿园。” 韩冬就告诉她。 “那好,我到后街看看。” 鲁盼儿过去果然找到一家幼儿园,是街道办的,规模虽然比变压器厂的小,只有三个班,收三到六岁的孩子,托费却比变压器厂的贵,每个月要九元,但鲁盼儿见园长和老师们都很和善,园里也干净整洁,便也觉得还不错了。 毕竟从家里穿后门出来,几分钟就能到,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也不怕。 商量好入托时间,交了托费,鲁盼儿又去商店买了菜,再回来没进门便听屋里面传出清脆的笑声,“原来你连花生长在地下都不知道呀!” 正是丰美。 “我一直以为花生长在树上呢,”韩冬不好意思地笑了,“其实我也下过乡,只不过才到农村没几天,父母便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急忙把接我回来复习,所以才缺乏常识的。” 杨瑾就说妹妹,“你别笑韩冬,虽然你和丰收在农村长大,可从没真正下田插秧、割稻,倒是你们姐姐和哥哥深知稼穑艰难。” “我高中毕业不久就参军了,也没做过太多农活儿,”跃进便说: “还是姐姐和姐夫最辛苦。” “细算起来,在我们家里,农活儿干得最多的是竟然是你姐夫,”鲁盼儿笑着进来,“虽然他是北京人。” 大家一想,果然如此,韩冬就问: “插队的日子一定很艰难吧?” “艰难自然是艰难的,特别是最开始的时候,十分难熬,”杨瑾回忆起过去,“可是现在回头一想,竟然不全是艰难,也有很开心的经历。” 说着便向妻子一笑。 鲁盼儿也想起当年他们在一劳动的情形,果然觉得就是在最难的时候,也有许多甜蜜,点头笑道: “只有你们自己经历了,才能懂得。” 说的人自有深意,听的却未必能真正领会,弟弟妹妹们又与韩冬聊起农村的种种趣事,韩冬也讲自己在北京的见闻,倒是十分热闹。 一时梓恒梓嫣醒了,鲁盼儿见外面暑热已经下去了,便让丰收丰美带着两个孩子出去玩儿,“你们在屋子里坐一天了,也出去活动活动。” 韩冬就自告奋勇地说: “我带你们去吧,我就在这一带长大的,都熟着呢。” 就这样,韩冬时常来家里帮忙整理藏书,也顺便借书看,且他正与跃进、丰收丰美年纪相仿,相处特别好,倒比真正的同学杨瑾还投缘些。 两三天后的一个晚上,韩冬的母亲丁老师过来了,笑着向鲁盼儿说: “小冬每天都在你们家吃饭,我是来道谢的。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